明月皎皎,夜色沉静。大禹去都广之野祭奠后稷回来以后,一直心绪不宁,心潮难平。那天夜晚,无法入眠,悄悄从草席上爬起来,来到院子里,在月光下徘徊,望着深蓝夜空中满盈的月亮,大禹想起阿其说过的话,竟有了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:“日子像飞箭一样,逝去而不回头,生命一天天老去,不可能再次年轻。太阳是不死的,凤凰会复活。月亮满盈之后就会亏缩,待到完全消失的晦日过去,又会复活,从月牙渐渐恢复成满月。月亮一年死去十二次,复活十二次,它才真正是不死的。我们的生命,为什么就不能像月亮这样,老而焕发朝气,重新年轻呢?”
随着年事渐高,身体渐衰,伯弃的长逝对大禹的刺激很大。他凝神望着满月,自然而然思考起宇宙人生永恒的大课题。看到月里阴影晃动,仿佛是一只兔子,正在用石杵捣药呢。他不由地想起儿时自己的母亲对他讲过的故事——
很久很久以前,森林里有一只兔子,它跟一只朱獳和一只狌狌结下深厚的友谊,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兄弟。有一天,天帝来到这片森林,想考察这三个兄弟对天帝的信仰是否虔诚,就对三兄弟说:“我是天帝派来的使者,你们如果想对天帝表示对他老人家信仰的虔诚,可以送一件礼物给天帝,我可以为你们代劳。”
朱獳一听,马上跳进山溪里,抓到一条大鱼;狌狌立即爬上栗子树,采了一堆栗子。兔子没什么本事,在森林里跳来跳去,只采到一朵蘑菇。使者说:“你们要把礼品烤熟了,我才方便带到天庭去。”
狌狌马上找来许多枯树枝,燃起火堆,烤起栗子来。闻到栗子的香气了,狌狌便用树枝火中取栗,掏出一堆香气四溢的熟栗子。朱獳连忙用树杈把大鱼叉起来,放在火堆上烤。很快就闻到大鱼的肉香了。这时可把兔子急坏了,因为它放到火堆里的蘑菇已经烤焦了,变成黑炭了。它想:“这样的黑炭怎么可以献给天帝呢?我的虔诚该怎么表达呢?”
兔子忽然灵机一动,突发奇想:“为了表现我对天帝的信仰,我就把自己的肉身献给天地吧,因为我可以为我的信仰献出一切。”
兔子决定为信仰献身,便毫不犹豫地一蹦,跳进熊熊燃烧的火堆里。很快,雪白的兔子很快就被烟火熏烤成一只黑乎乎的熟兔子。朱獳和狌狌都惊呆了。天帝也大为感动。他摇身一变,不再是使者,而是一派王者风范的天帝,他对朱獳和狌狌说:“我就是天帝,就是你们信仰的天神。你们对信仰的崇拜都很虔诚,我会赐给你们比别的动物更长的寿命。”
朱獳和狌狌异口同声地说:“感谢天神的恩赐。可是我们的好兄弟兔子呢?它最虔诚啊,他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天神了。天神怎么赐给它更长的寿命呢?”
天帝抚摸着烧焦的兔子皮毛,兔子马上重新长出浑身白绒绒的兔毛,眼睛睁开,眨一眨,便复活过来了。朱獳和狌狌都高兴地跳起来,欢呼道:“太好了!兔子兄弟复活了。我们又可以在一起玩耍了!感谢天帝恩赐兔子兄弟复活!”
天帝说:“你们的兔子兄弟不再和你们混在一起了。我要赐给兔子不死的生命,它得道成仙了。我要带它上月宫,为王母捣炼不死之药。”……
大禹想到这里,感觉跟长生不死的神仙相比,凡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啊,只有短短几十年。他想:“兔子为了自己的信仰,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。它的初心,一定不是想获得永生。就像我一样,我千辛万苦治水,再造九州,只是为了天下万民不再流离失所,不再衣不裹体,食不果腹,能够安居乐业,这就是我的信仰啊。难道我的初心想到过要永垂不朽,万古流芳吗?虽然吃尽苦头,但我这辈子值了。”
这时圣姑走出来,说:“夜深露重,你还在这里做什么?也不怕着凉。赶快回房睡觉吧。哦,我看你望着月亮长叹,在叹息什么呢?难道还在悲叹伯契长逝?”
大禹说:“是伯契长逝引发我的哲思。看到月亮每月死而复生,永远周而复始,而我们活着只有短短几十年,断无复活机会。我在回顾人生,检讨自己呢。”
圣姑说:“你是有信仰的,你的信仰就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治水事业。你的事业是永恒的,你的生命也会得到永生,怎么会只有短短几十年呢?我想啊,哪怕一千年以后,哪怕一万年以后,九州万民依然会代代相传,颂扬你的治水故事。相信你也会和伯契一样,永远活在万民心中,永世享受人间香火,难道不是永生吗?”
大禹第一次感受的看似单纯,很少沉思的圣姑有着如此深邃的思想,他惊讶地望着她,说不出话来。圣姑问道:“怎么这样看着我?不认识我吗?”
大禹点头说:“是啊,听了你这席话,我感觉有点不认识你了。”
圣姑说:“你一定想起月中兔子的故事,感觉只有成仙才能获得永生吧?”
大禹惊讶地问:“是啊,你怎么知道的?你也听说过兔子永生的故事吧?”
圣姑说:“我儿时听到的跟月亮有关的故事,可不止这一个。多着呢。”
大禹问:“这么说,你一定听过吴刚砍伐桂花树的故事吧?”
圣姑说:“是的,这个吴刚砍伐桂花树的故事,让人好绝望啊。”
大禹大吃一惊,说:“其实,这也是个永生不死的故事,可是我和你一样,想起这个故事,就感到很绝望。你说说看,你为什么会感到绝望。”
圣姑说:“这个故事一定是对生命感到绝望的人想出来的。儿时听到母亲讲这个故事,我就哭了。娘问我哭什么,我说,吴刚太惨了,他到底做错了什么?要受到这样的惩罚。他砍伐桂花树,随砍随合,永远砍不倒,砍树永远没个尽头。这样的劳碌辛苦,没有个盼头,永远不会改变。那么长生不死有什么用啊?活一天跟活一万年有什么区别呢?还不如死了痛快呢。如果是我,我一定会自杀。”
大禹沉默了,忽然想起自己多年的治水生涯,如果让这种劳碌辛苦无休无止,永远周而复始,永远推倒重来,自己受得了吗?他忽然问圣姑:“你说,我这么多年治水,从来没有去想过什么时候结束,你说,我是不是跟吴刚一样呀?”
圣姑说:“那不一样,大不相同。你的治水工作虽然很辛苦,时间很长,但不是无谓的重复,不是没有价值的劳作。你的辛苦劳碌改天换地,再造一个新九州!你的英名,你的丰功伟业,会永远留在人间,会让你得到真正的永生!”
大禹有点高兴,说:“让你这么一说,我这么多年的辛苦,值了。”
圣姑说:“可是你欠女娇姐很多,欠启儿也不少。至于我,倒谈不上亏欠。”
大禹说:“是啊,我感到很歉疚。上次我去襄陵处理溃缇,启儿正在生病,我依然顾不上他,匆匆忙忙直奔襄陵而去。面对着滔滔洪水,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,我竟把启儿的病全忘了。一直到修好堤坝,安顿好灾民,我才想起启儿的病情,记挂他是不是已经痊愈了。唉,我真不是一个好丈夫,也不是一个好父亲。”
圣姑说:“你总是不着家,启儿都忘记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模样了。”
大禹说:“我确实很对不起启儿。从襄陵回来,看到启儿对我那么淡漠,好像我是陌生人似的,我好不心痛,还谱了一曲《襄陵操》,抒发心中的郁闷呢。”
圣姑走进屋里,拿出七弦琴,对大禹说:“我从没见过你有闲心抚琴。今天难得有机会跟你在月下谈心,你就将《襄陵操》吟给我听听,好吗?”
大禹看到圣姑已经把七弦琴摆放在槐树下的石桌上,就走过去,坐在石凳上,说:“好吧,难得有这样的好月色,难得有今天的闲心情。吟一曲《襄陵操》,也算是我对你辛劳理家,帮忙照顾启儿,表示一点小小的谢意吧!”
月光如水,从槐树浓密的枝叶缝隙透射下来。圣姑进屋拿了一件斗篷,披在大禹身上。大禹调调琴弦,清清嗓子,便自弹自吟起来——
呜呼,洪水滔天(哎呀,洪水滔滔,浪涛接天)
下民愁悲(天下万民,忧愁悲伤)
上帝愈咨(上天悲悯,发出哀叹)
三过吾门不入(忙于治水,我三过家门而不入)
父子道衰(难尽父责,父子情淡)
嗟嗟,不欲烦下民(唉呀,公而忘私,只是不想让万民愁烦)
琴声清越,大禹略带沙哑的嗓音吟唱着这首发自肺腑心声的琴歌,在寂静的夜空中飘荡,有点激越,有点苍凉。圣姑听了,想起悠悠往事,不由地落下泪来。
大禹自己吟罢琴歌,心中也无限感慨,无限悲凉。
这时,忽然听到大门外的狗咬起来了。大禹站起来,想要去打开大门看看,却被圣姑拉住了。圣姑说:“不要开门。”
大禹说:“狗咬得那么凶,我想出去看看。”
圣姑却拉着大禹走进屋里,并且把二门也关上了。大禹感到奇怪,问道:“怎么啦?你是怎么回事呀?我看你怎么怪怪的?”
圣姑把大禹推进房间,“嘘”了一声,低声说:“女娇姐来听琴,她走了。”
大禹不由瞪大眼睛,心里涌出无限伤感,眼中噙着闪闪泪花。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