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时有仍国的国主有仍伯刚好到都城朝觐禹帝。禹帝听说他带来的璇玑公主年龄跟夏启相仿,却懂得天文历法。就召来有仍伯父女,问道:“你朝觐也带着公主,是不是想把她培养成新国主,将来要把有仍国交给她管理呀?”
有仍伯说:“她的弟弟还很小,我带她出来见见世面而已。”
禹帝说:“听说璇玑公主见多识广,还懂天文历法。朕能够当面考考她吗?”
有仍伯见天子很喜欢璇玑公主,连忙说:“君上愿意教导她,是她的福气。”
禹帝把一卷帛布递给璇玑公主,说:“这是刚刚颁布的夏历。你看得懂吗?”
璇玑公主打开那幅有字有图的历法,仔细看了半天,说:“既是天象历,又是物候历。从天象可以看出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。”
禹帝大喜,说:“历法这么简洁,天象历和物候历交相融合,你怎么单凭天象就能看出是十月太阳历呢?”
璇玑公主指着历法上的一行字,说:“你看,(五月)时有养日,(十月)时有养夜。养日就是长日,指夏至日;养夜就是长夜,指冬至夜。就是说,夏至日在五月,冬至夜在十月。不是可以看出这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吗?”
禹帝说:“嗯,没错。小璇玑真聪明!”
璇玑公主又指着历法上的另一个地方,说:“再看这里,(正月)初昏斗柄县在下,(六月)初昏斗柄县在上。一年只有十个月的太阳历,北斗七星的斗柄下指上指之间才会相隔五个太阳月,正好半年整。”
禹帝问:“你能解释一个月的物候、气象、天象、农事活动给我听听吗?”
璇玑公主望了望有仍伯,看到父亲点头,才回答:“行,我试试看。”
璇玑公主认真地看着历法,开始慢慢地解释历法中的正月——
正月,建寅之月:
启蛰:雷初鸣,蛰虫开始苏醒;雁北乡:大雁开始向北飞翔;
雉震呴:野鸡振翅鸣叫,开始繁衍后代;鱼陟,负冰:鱼升水面,凿冰藏地窖;
囿有见韭:园里韭菜又发新芽;田鼠出:田鼠出洞找食物;
獭献鱼:水獭置鱼水边如祭鱼,渔人开始捕鱼;鹰则为鸠:老鹰哺育雏鹰;
柳稊:柳树发芽,生柔夷花序;梅杏杝桃则华:梅杏山桃都开花;
缇缟:莎草根结块茎;鸡桴粥:母鸡始孵鸡雏。
这些是正月的物候。
璇玑公主抬头看到禹帝和群臣都很专注地听她解释夏历,微微一笑,又低头看历法,继续解释——
时有俊风:常有春风吹来。这是正月的气象。
鞠则见:天空又出现柳星;初昏参中:傍晚参星出现在中天;
斗柄县在下: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下(北)。
这些是正月的天象。
寒日涤冻涂:寒日泼水修整冻土路。农率均田:农师分配田畴;
农纬厥耒:农夫制作修理耒耜备耕;农及雪泽:农耕等到积雪融化才开始;
初服于公田:先去公田服劳役耕作;采芸:采芸菜供太庙祭祀。
这些是正月的农事活动。
璇玑公主刚把夏历正月的物候、气象、天象和农事活动解释完毕,就听到禹帝赞扬道:“小璇玑小小年纪,竟然懂得这么多,实在难得。有仍伯有福了,竟然教育出这样聪慧过人的公主。以后有仍国施行夏历,可以交给她去负责。”
群臣也赞叹道:“璇玑公主又聪明,又伶俐,有仍伯真是教女有方!”
有仍伯原本以为禹帝是被璇玑公主的温柔美丽所打动,想不到他竟然心思全在夏历上,看到的只是公主的才华。连忙将历法奉还禹帝,不无得意地说:“小璇玑今年刚刚十三岁呢,君上过奖了。小女无知,敢在朝堂上卖弄。失礼了。”
不料璇玑公主却天真地说:“我爹对月历也很有研究。根据南方各部族人传说,还给十二个月取了神名,比十二生肖更有趣呢。”
禹帝很吃惊,问道:“什么十二个月神名?你懂吗?说给朕听听好吗?”
璇玑公主说:“我懂,我说给君上听听。正月神为北海神禺京,就是兽身鸟足、长颈蛇首的鲸鱼;二月神为四海神若,就是二鸟相对、四首的比翼鸟;三月神为春神句芒,就是人面一脚的毕方鸟;四月神为蛇神蚩尤,就是双身四角的余蛇;五月神为云神红光,就是人形三头的彩虹;六月神为猴神夸父,就是兽身人面、操双蛇的猿蝚;七月神为仓神苍颉,就是鸟身人首二角的枭鸟;八月神为臧神臧灾,就是鸟身兽首面红的朱鸟;九月神为金神蓐收,就是蛙形双蛇首的玄鼋;十月神为土神方羊,就是鸟形白首歧冠的夷羊;十一月神为牯牛神炎帝,就是人形牛首面方的牯牛;十二月神为虎神於荼,就是人形似虎、红面兽耳的老虎。”
横革说:“大胆,蚩尤是四月神,炎帝是十一月神,那么黄帝呢?帝尧呢?帝舜呢?将他们置于何地呢?这十二个神名分明是三苗人、东夷人在胡说八道!”
有仍伯急忙说:“黄帝、帝尧、帝舜都是太阳神啊,怎么会成为月神呢?”
禹帝却不介意,对群臣说:“璇玑公主还是小姑娘呢,她说的十二月神很有趣,我们听听就是啦。我们的夏历才重要呢,对天象、时制、农事、众物等等多种情况都有详细记录,能够指导农业生产。现在开始在九州万邦推行,无论多么遥远的邦国,都要奉夏历的正朔,执行统一而有计划的农事生产,那么,各方国、各部族,就没有理由不及时缴纳贡赋了。只有及时收到各地贡赋,中央的府库才能充盈。那么遇到天灾,才能及时赈灾。如果要征伐三苗之国,才有充足的粮草。”
禹帝真是三句不离本行,他心中最惦记的,还是尚未征服的三苗之国。三苗之国既然是九州的大患,自然就是禹帝的心头之患。
这时,却见后稷的儿子不窋踉踉跄跄地跑进来,掩面大哭道:“君上,家父在都广之野试种嘉禾,忽然倒在试验田里,溘然长逝了!”
都广之野是后稷试种水稻的原野,那里如今已经变成米粮川,是中央府库粮食的一个主要生产基地。如今后稷竟然累死在自己的试验田里。在座的所有朝臣听到这个噩耗,都像禹帝一样,大惊失色,悲痛万分。禹帝问道:“后事处理完毕了吗?可有什么异象发生?伯弃鞠躬尽瘁,以身殉职,朕要亲自去都广之野祭奠。”
不窋说:“依照规定,已经就地安葬在都广之野。如今的都广之野遍地庄稼蓬勃,四季鲜花开放。先父安葬之时,还出现凤凰率领百鸟翩翩起舞的奇异景象。”
禹帝说:“朕要昭告天下,后稷教民稼穑,培育五谷,功垂千古,德配天地。如今仙逝,朕要封他为农神、五谷神,也称稷神,永世享受九州万民的香火!”
不窋说:“黄帝封神农氏为农神,也就是谷神呀,他是中华农业的开创者,先父后稷怎么可以取而代之呢?请君上收回这个封赐。”
禹帝说:“不窋,你知道神农氏为什么也被称作烈山氏吗?”
不窋说:“神农氏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,因此被称作烈山氏呀!”
禹帝说:“是的,神农氏开创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,广种薄收;而令尊伯弃终结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,总结出相地之宜的规律,发明了一整套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,发明了优良种子的选用,使庄稼获得比刀耕火种多了好几倍的收成。还有,稷和麦是伯弃精心培育出来的谷类品种,如今已经和稻、黍、菽构成天下万民赖以生存的五谷。如果没有伯弃培育推广优良五谷,没有伯弃教民稼穑,不知道九州会有多少生民死于饥饿呢。朕决定让伯弃取代烈山氏,成为农神,称他五谷神、稷神,千秋万代享受人间香火,道理是明摆着的,理由是非常充分的。”
不窋说:“感谢君上将先父封为农神、五谷神、稷神,这些个封号,无比崇高伟大,不知朝臣们是否能够接受。”
朝臣们异口同声地说:“封伯弃为农神、五谷神、稷神,我们心悦诚服。”
在夏朝,后,就是王的意思。后世华夏人称伯弃为后稷,就是稷王的意思。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