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七十八章 卿云之颂
首页
更新于 21-08-11 00:02:56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舜帝让皋陶坐在自己的身旁,直截了当地说:“我在南证之前,准备将帝位禅让给夏禹。”

皋陶有点心惊,但还是微笑点头。舜帝问:“你有什么看法?要说出来。”

皋陶说:“既然君上已经决定了,我的看法不是多余的吗?”

舜帝急忙说:“我想听听你的意见。”

皋陶说:“想听我的意见?那我说,你没必要现在就将帝位禅让给夏禹。”

舜帝问:“为什么现在不宜禅让?”

皋陶说:“君上忘记过去的事了?帝尧生前将帝位禅让给君上,结果怎样?”

舜帝大窘,但很快就恢复仁慈的神色,说:“情况不同啊。当年我当摄政的威望,无法跟现在夏禹当摄政的威望相比啊。”

皋陶说:“天无二日。既然君上认为威望不及夏禹,就更不应该急于禅让。”

不料舜帝回答:“禅让帝位给夏禹,是为了让你当摄政。如果等我归天以后,夏禹继承帝位,到那时,真不知夏禹会让谁当摄政呢。”

皋陶大为感动,一时无言以对,只能点头同意舜帝禅让帝位给大禹的意见。

再说女英赌气离开舜帝,看到弟弟龙八在她的宫室等她,就问:“你不在自己的封地呆着,跑来都城做什么?如果被你姐夫看到,又会责备你不安分守己。”

龙八说:“听说姐夫要御驾亲征三苗之国,只怕会有去无回。我心里一急,就跑来问问你,到底怎么回事。”

女英说:“君上要将帝位禅让给夏禹,我猜他就是想战死南方,不想回来。”

龙八大惊,说:“姐夫疯了?难道他不为身后的亲人做长远打算,想让夏禹将来灭掉陶唐氏和有虞氏,为父报仇吗?唉,君上忘记崇伯鲧之死了吗?”

女英说:“我跟他说了,可是他不听。还要我去商均那里了却残生呢。”

龙八沉思半晌,说: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非常时刻,就要采取非常手段。我去雇个死士,杀掉夏禹。到时姐夫只能传位给皋陶。皋陶定会对我们言听计从。”

龙八说完,也不征求女英意见,就匆匆走了。女英一时没了主意,不敢声张。

翌日晚上,星光惨淡。大禹跟横革商量好派兵去江淮护卫勾龙修复堤坝的事,打着灯笼,送横革出门。

横革走出篱笆墙的柴门,大禹转身刚走到院子中央,忽然看到茅草屋顶上飞下一个玄衣蒙面人,手上大刀闪着白光,朝他劈过来。大禹一闪身,没被劈到胸口,但是手臂挨了一刀,“哎呀”一声,倒在地上。这时,却听到刀剑打斗声响。

大禹借助微弱星光一看,原来是横革与刺客打起来了。横革听到院子里有响动,转身撞开柴门,看到有人行刺,急忙拔出佩剑,迎战刺客。好一阵刀光剑影,划破夜的黑暗。忽然听到玄衣人惨叫一声。原来是横革一剑刺中刺客胸口。横革急忙扶起大禹,看到大禹左手按着右臂,知道他胳膊受伤,连忙将他扶进厅堂。

圣姑已经跑出来为大禹包扎伤口,横革回到院子,看到刺客倒在地上不动,拿过灯笼一照,玄衣人血流一地,已经气绝身亡。横革扯下刺客的蒙面黑布,看到刺客的脸,不由得失声惊叫起来:“有苗氏的成驹将军!怎么会是他呢?”

横革当然不知道,成驹跟龙八早年就是知交。如今有苗氏归降,成驹独自去了龙八的封地,成了龙八的死士。他也算是士为知己者死吧?只是他的死,却让大禹误以为他是三苗之国的刺客,一点都没联想到龙八,更没联想到女英对他的疑忌。

龙八得知成驹行刺不成,反而丧命,从此龟缩在封地,好像人间蒸发一般。

不久,舜帝在太庙的露台上举行隆重的禅让大典,要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摄政夏禹,并且宣布由皋陶担任摄政。大典就在皋陶的主持下进行。舜帝对大禹说:“从今以后,你要进一步光大朕的德政,让皋陶把功绩都记录下来。”

大禹说:“臣一定遵行圣君的训示。”

舜帝说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这就是朕要传给你心得。也是我们的中华心法。你要把这个中华心法作为执政的文化理论依据。”

大禹很感动,说:“臣记住了。臣会让它代代相传的。”

这十六字中华心法,果然流传了四千年,至今依然是中华民族至高文化理论。

舜帝说:“皋陶,可以宣布了,朕把帝位禅让给夏禹了。”

皋陶宣布:“从今天开始,天下归属于禹帝统领。禹帝成为天下共主,舜帝成为朝堂最尊贵的宾客。”

所有的与会者都欢呼起来,掌声雷动:“大禹!大禹!禹帝!禹帝!”

这时,乐正伯夔宣布:“庆祝活动正式开始!”

国家乐队开始进行欢乐的歌舞表演,乐器奏鸣韶乐,歌声颂扬圣人,舞者开始翩翩起舞。可是天公不作美,风云突变,乌云满天,雷声隆隆,大雨倾盆;狂风大作,掀翻屋顶,刮倒树木。

报警鼓点声如急雨,到处响起;钟石笙筦变声,舞者歌者匍匐在地;指挥乐正伯夔大惊失色,跑得不见踪影。

舜帝看到这种情景,听到钟石笙筦变声,知道上天谕示要他禅让,于是怀抱象征王权的璇玑,手持隐喻通天的玉衡,抬头笑道:“我明白了,上天在告诉我,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呀,因此通过钟石笙筦谕示于我。”

大雨哗哗,下得天昏地暗。舜帝郑重地将璇玑玉衡交到夏禹的手中,坚持将禅让大典完成。他恭敬地将禹帝推荐给了上天,让禹帝担负起天下共主的重任。

禅让大典礼毕,天象立时发生变化。暴雨惊雷狂风消失,祥和之色涌现出来,天空飘动朵朵彩霞。似烟非烟,似云非云,郁郁堆叠,纷纷繁复;萧萧索索,圆圆圈圈。

卿云呈祥贺喜,明兆夏禹受禅。舜帝的音乐灵感袭来,当场作曲,谱了一首《卿云》,自己领头高唱,众臣应和帮腔——

卿云烂兮(祥云多么灿烂啊)

糺缦缦兮(萦回缭绕天上啊)

日月光华(日与月之华光啊)

旦复旦兮(日复一日交替啊)

舜帝赞美了喜云,谕示又一位圣人受禅继位,圣人的的光辉如同日月,大地将来依然阳光普照,万里光明。众臣接着赞美君上,唱了《卿云》次章和歌——

明明上天(光亮明朗上天)

烂然星陈(灿烂星辰遍布)

日月光华(日与月之华光)

弘于一人(照亮一人身上)

众官赞美上天英明洞察,将帝位再次赋予一位至圣贤人。

舜帝又自弹自唱起《卿云》赓歌——

日月有常(日与月有常规)

星辰有行(星辰运行有轨)

四季从经(四季变化有规)

万姓允诚(万民公平诚信)

我来奏乐(我来演奏弦乐)

祝祷神灵(祝祷上天神灵)

禅让圣贤(帝位禅让圣贤)

无不欢欣(天下无不欢欣)

咚咚鼔之(咚咚敲击铜鼓)

轩手舞之(举手翩翩起舞)

菁华已竭(精力才华枯竭)

褰裳去之(提起下裳离开)

舜帝坦露自己顺应民心,功成身退的心声之后,八方之风和谐畅通,祥和彩云会聚天空。这些美好的征兆告诉天下人,舜帝时代结束了,禹帝即将君临天下,崭新的时代开始了。

大禹接受禅让之后,没有发表就职演讲,而是准备前往江淮,视察大坝的修复工程,却被伯益拦住了。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