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四十一章 舜为天子
首页
更新于 21-08-11 00:02:40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虞舜登上天子宝座,称作舜帝,普天同庆,万物生辉。

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舜帝登极之后头一件大事,就是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央班子,有一个强有力的内阁。内阁成员的名单,其实他早已拟好了。

登极仪式结束后,舜帝将皋陶一人留下。迫不及待地问他:“我想从制度上改良朝政,用什么办法最好?你不是早就设计好了吗?快说来听听。”

皋陶说:“我不是说过要设置新官制吗?早商量好的,君上怎么忘记了?”

舜帝说:“你说的是新官制——九官之制吗?哦,对呀,只要采用新官制,重新安排官员职务,就可以改良内阁架构,换上得力可靠的亲信了。”

皋陶忽然想起那天跟虞舜的对话,谨慎地问道:“九官的人选,你定了吗?”

舜帝好像忘记嘱托皋陶草拟新官员名单之事,说:“这件事必须慎重考虑。我考虑了几天,初步拟出这个名单,还不成熟,你先看看,再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
说着,舜帝拿出写在竹简上的新九官名单,递给皋陶。皋陶展开一看,第一个官职人选就使他吃了一惊。但是他不动声色,还是耐心仔细地将九官名单看完:

一、司空(相当于百揆,总理),由姒伯禹担任;

二、后稷(负责农业生产),由姬伯弃担任;

三、司徒(负责土地资源管理,兼管五常教育),由子伯契担任;

四、大士官(负责司法部门),由偃皋陶担任;

五、共工(负责百工),由姚伯垂担任;

六、虞官(负责林木鸟兽管理),由嬴伯益担任;

七、秩宗(负责礼仪祭祀),由姜伯夷担任;

八、典乐(负责祭典音乐),由伯夔担任;

九、纳言(负责监察官员,搜集情报),由伯龙担任。

皋陶看完,依然望着九官名单,沉吟半晌:“以前帝尧授官任职,都是为了拉拢各大方国的方伯,职务多是挂名而已。所以中央碰到问题,都没人出面解决,也没人出来担责。这次改良,舜帝要让九官各司其职,各尽本分,也要负起责任来。我想他没让我当司空,主要是因为夏伯禹治水立下丰功伟绩,民望极高,我无法望其项背。更重要的是,夏伯禹在治水过程中,征集调用举国之力,各方国的方伯都听从他的号令。他在舜帝心中的地位,我是无法企及的。我完善朝堂刑法,功劳也算不小。但是在光芒万丈的夏伯禹映照下,黯然失色啊。新九官名单中,除了儿子伯益,其他都不是我的亲信,看来舜帝对我也是有所提防的。”

想到这里,皋陶抬起头,对舜帝说:“君上英明,考虑周全,这个名单很不错,我完全拥护君上的决定。明天可以在朝堂上公开提出来,让群臣讨论通过。”

舜帝说:“你这样说,我就放心了。好,公布后,你要注意掌控议论导向。”

皋陶说:“如今朝堂众臣都是君上当摄政时的要员,放心,不会有问题的。”

皋陶回到家中,伯益迎上去,问道:“舜帝唯独留下你,跟你谈什么了?”

皋陶说:“你那么着急打听做什么?有什么用吗?还是先吃饭吧!我饿了。”

皋陶一边说,一边走向餐厅。伯益跟在父亲后面,也走进餐厅。

莺莺跟仪狄已经把饭菜碗筷都摆好了。看到皋陶和伯益父子俩走进来,莺莺就说:“你们快来吃饭。我还有事,等你们吃饱再过来收拾。仪狄,我们走。”

皋陶说:“等吃过饭再去忙别的,大家一起吃饭。仪狄,过来,坐我旁边。”

仪狄是帝尧最小的女儿,帝尧驾崩,皋陶将她接到家里,把她当做干女儿抚养。仪狄跑过去,跟皋陶坐在一起,问道:“干爹,今天舜帝跟你说了什么?”

皋陶抚摸着她的头发,亲切地说:“小孩子家家,问那个做什么?”

仪狄天真地说:“一定有要紧事吧?伯益哥哥很关心,我就要关心。”

皋陶问伯益:“你跟仪狄说什么啦?她还小,大人的事,没必要跟她说。”

伯益急忙辩解道:“我跟莺莺说话,她听到了。我没跟她说什么。”

皋陶问:“那你跟莺莺说什么了?在孩子面前,你们不要议论朝政。”

仪狄童言无忌:“伯益哥哥认为舜帝应该让干爹做百揆,当摄政。”

皋陶生气了,怒眼瞪着伯益,责备伯益说:“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?舜帝对新的九官人选极为重视,亲自拟定,自有决断,轮到你来置喙吗?”

伯益委屈地嘀咕:“难道在家中说几句自己的看法也不行,也犯法吗?”

皋陶说:“虽然不犯法,无法定罪,但是会惹祸。我们应该避嫌。”

莺莺一言不发,仪狄又不平地说:“在家里说几句话就会惹祸,那到外面就要把嘴巴缝起来啦?干爹,你这样责备伯益哥哥,连我都不服呢。”

皋陶对仪狄温和地说:“你今年才十一岁吧?怎么管起大人的事来呢?小姑娘要从小养成少说话,多做事的习惯,长大才会成为文静的好姑娘。懂吗?”

仪狄噘着嘴,说:“少说话就少说话,可是多做事,要做什么呀?”

皋陶说:“我让人教你一门手艺。手艺随身,永远不会被人夺走。”

仪狄说:“那就教我酿酒吧!我从小就喜欢酒香,我会辨别各种酒香。”

皋陶说:“好啊,从明天开始,你就去酿酒庄园学习酿酒。”

伯益看到父亲兴趣竟在仪狄学习手艺这件事上,感到很失望。喝了两碗小米粥,吃了两个窝窝头。就放下碗筷,站起来说:“爸,你慢慢吃吧。我饱了。”

说着,伯益迈步走向大门。却听到父亲大声喝道:“站住!”

伯益止步,回头望着父亲,问道:“什么事?何必这样大吼大叫呢。”

皋陶说:“你刚才要问什么?还没问呢。我又不是不告诉你。”

伯益说:“不必了,父亲大人好好吃饭吧,明天不是要讨论公布新九官制的九位官员吗?那就等着公布吧。我何必提前知道呢?嘿嘿,我凭什么置喙呢。”

见伯益明显跟他赌气,皋陶生气地说:“去去去,不想知道就拉倒。”

伯益犹豫一下,回头看了莺莺一眼,看到莺莺摇头,就真的走了。

皋陶低着头,没看到莺莺向伯益摇头示意,自己也摇摇头,端起陶碗,喝起小米粥来。莺莺拉着仪狄的手,说:“你吃饱了吧?走,我们去采山果酿酒。”

仪狄说:“不,你自己去吧!我要陪干爹吃饭。我有事,还要问干爹呢。”

说着,又走回皋陶身边,依偎着皋陶,看皋陶吃饭。莺莺只好自己走出去。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