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水队伍果然因蜡祭夜喝酒狂欢而在积石山下多耽搁了一天。不过,待到启程以后,沿着大河一路辛苦治水到海边,再也没有机会喝酒狂欢了。
大河流水冲出积石峡口,向北奔腾,又转向东,而后又折向南,来到西河,流程已达三千里。
夏禹带着亲随沿着大河上游一路走下来,走到哪里,都发动民力,把原来各地之间的旧路相连接,给没路的地方开辟新路。借助大洪水过后道路毁坏的契机,在夏禹的规划下,开始兴建起神州大地范围之内的交通网。
夏禹明白,只有交通方便,在发生天灾人祸的紧急关头,各地的人力物力才能及时互相支援。尤其是大河发生洪灾险情,如果有个地方面临溃口决堤,没能及时召来大批人员,大批物资,那么灭顶之灾就必然会发生。
就是这样,沿着大河,疏通分水道,给大河两岸的民众设置新的居民点,开辟大道,修筑阡陌,夏禹他们来到西河,已经费了两年多的时日。
夏禹来到西河,看到大河之水又被大山堵截了,西河盆地形成一个烟波浩渺的大泽。由于盆地的形状就像一口大鼎,因此所形成的大泽就叫鼎湖,也被称为定湖。每逢暴雨,湖水溢过山口,四散横流,就像无缰野马,放纵驰骋,淹没四周良田,冲毁生民村寨,造成极大灾难。
夏禹知道应该劈开山口,把湖水导入大河中游的河道。这样做,不但可以免除周围部族的水患,还可以让西河盆地变成万亩良田。
夏禹带着阿其,征用了一只木筏,准备驶着木筏,沿着鼎湖沿岸,寻找最容易凿开的山口。木筏的主人说:“你们是为天下万民治水,十分辛苦。我的木筏上有一坛好酒,送给你们喝吧。”
船工摇着大橹,将载着夏禹和阿其的木筏驶到吕梁山和孟门山连接之处。看到新月已经升起在东方,湖光山色,潋滟迷蒙,恍如仙境。夏禹感觉肚子有点饿了,就对阿其说:“拿点菜饼子给我填填肚子。你也吃一点。”
阿其将一片菜饼子撕成两爿,递一半给夏禹。看到夏禹撕下一小块塞进嘴里,自己才开始大嚼起来。
菜饼子实在太干了,夏禹感觉被咔在食管里,吞不下去。阿其看到夏禹“呃呃呃”,似乎被噎住了,连忙把那坛酒的盖子打开,舀了一勺酒,让夏禹喝。夏禹喝了几口酒,终于把菜饼子送到肚子里去了。
这时,一阵风起,木筏摇晃起来。夏禹在摇晃中不由自主地抓住木沿。抬头看见前面有一只独木舟,在波涛中冲向浪头,像要翻船的样子。夏禹大叫:“船家,快,前面独木舟要翻了,快去救人。”
可是那独木舟虽然在波涛中忽隐忽现,随着波浪忽高忽低,却没有翻覆。
夏禹的木筏已经靠近独木舟了,夏禹这时才吃惊地看到,驾驶独木舟的竟然是个女子。他不禁喊道:“赶快靠到我这木筏边上来!”
不料那独木舟不肯靠近,依然在波浪中穿行。夏禹生气地喊道:“你不怕死吗?你是不是想找死啊!快把船靠过来。”
那女子听到夏禹的喊声了,竟然回答说:“你以为大木筏就可靠吗?大木筏未必比独木舟可靠。”
话音刚落,那女子将一颗石子掷过来,击中木筏上的酒坛,那酒坛缺了一角,酒坛里的酒全流光了。由于石子击中酒坛的冲力太大,大船竟然剧烈地摇晃起来,似乎就要倾覆了。
夏禹和阿其的双手都紧紧抓住船沿,生怕自己被甩到湖里去。船工也紧紧抓住大橹,根本无法控制船只剧烈的摇晃。
不知过了多久,待到大船不再摇晃,只见湖面风平浪静,那只独木舟已经不见踪影。夏禹正感到惊奇,阿其将那颗击破酒坛一角的石子递给他,说:“你看,是不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?”
夏禹将那颗鸡蛋大的石子放在手掌上,在皎洁的月光下,那石子五彩斑斓,晶莹璀璨,不禁叹道:“果然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啊。”
他忽然心里一动:“莫非是女娲祖神在指点我寻找突破口?”
仔细看那酒坛的缺口,正对着远处湖边长着一丛芦苇的地方。夏禹让船家将船驶近芦苇丛,才发现那里正是两山相夹之处。
夏禹拿出测量工具,比划一番;又放眼观看四处湖岸,心里想:“如果说这个大湖像个葫芦,那么长芦苇的那个地方就好像小小壶口。”
夏禹兴奋地说:“我找到突破口了!”
夏禹指着那丛芦苇,说:“那里就是壶口,湖水应该从那里流出去!”
又朝着刚才独木舟消失的方向跪下去,叩头说:“女娲先祖,谢谢你的指点!我一定将河水导向壶口,流到下游,让这里出现万亩良田!让西河盆地变成生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。”
阿其也跪了下去,叩头不已,口中念道:“女娲娘娘保佑,女娲娘娘保佑!”
这时,遥远的水天连接之处传来缥缈的歌声——
孟门岩岩
鼎湖泱泱
禹凿壶口
泽变良田
夏禹侧耳聆听,不甚了然。惊异地问阿其:“你听到了吗?有人在唱歌。你听清楚唱些什么吗?”
阿其莫名其妙:“没有啊,湖上没有人,哪里有歌声?”
阿其转头问船工:“老伯,你听到歌声了吗?”
船工摇摇头,说:“我只听到风吹水浪的声音。”
夏禹十分疑惑:“难道歌声是我幻想出来的?太奇怪了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