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禹和伯益经过多天观察和测量,终于规划出从壶口通往大河的水道。
夏禹让伯夷到附近部族联系酋长,说明开凿壶口的重大意义,开始发动民力,由下到上,进行开挖。
酋长们听说只要凿开壶口,鼎湖将变成良田和宜居家园,他们将获得千亩甚至万亩肥沃土地,都非常兴奋,将部落里的全部青壮年都发动起来,交给夏禹调遣,成为挖渠凿石的生力军。
地表土层之下,竟是坚硬的岩石,大家都傻眼了。夏禹说:“挖到岩石为止,让岩石当河床甚好。”
大家继续挖下去,挖了几十天,终于接近壶口了。仰望通往壶口的前方,才知道阻挡湖水的,是悬崖绝壁。
“怎么办?”大家又都望着夏禹,要他拿主意。
夏禹鼓励大家说:“不要怕岩石,只要凿开这层薄壁,我们就大功告成了。真窥,你带领一队人去收集树枝柴火;横革,你带领一队人去挑来凉水;童利,你带领一队人到岩石边上,先将岩石烧红,再泼上凉水。只要这样,反复几遍,再坚硬的岩石都会变得松脆,变得容易挖凿。”
大家将信将疑,但还是很认真地按照夏禹说的,分别去做。
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他看到壶口岩石下面烈火熊熊,把岩壁都烧红了。又看到许多人用葫芦装水,提到岩石下,把水倒在水瓢里,一齐泼到发红的岩壁上,发出嗤嗤声响,冒出白白水汽。这样烧红了岩壁泼水,泼完水再将岩壁烧红,一遍又一遍,不厌其烦。他问夏禹:“你们在干什么?”
夏禹回答说:“我们准备凿开壶口,将鼎湖里的水导向大河。”
老人问:“这样做有用吗?”
夏禹说:“怎么没用?只要我们有耐心,不怕苦,反复烧火,反复泼水,岩壁就会变得松脆,容易挖凿。总有一天,我们就能把壶口凿开。”
老人说:“你们的精神会感动天帝的,你们的治水一定会成功。”
老人说完,便拄着拐杖下山。
夏禹见老人鹤发童颜,一派仙风道骨,可能是修仙高人,正想追上去请教,却见老人一个趔趄,摔倒在地,滚下山坡。
夏禹大惊,连忙跑到坡下,将老人扶起来,一边检查老人身上有否受伤,一边问老人:“哪儿摔疼了?”
老人笑说:“没事,我怎么会那么不经摔呢?”
夏禹将老人背起来,走到宿营地,将他放在自己的草席上休息,说:“我去找郎中,给你做个检查。”
老人抓住夏禹的手,说:“大可不必,真的没事。你的好意,我心领了。”
夏禹说:“那我去舀碗泉水给你喝,你一定口渴了。”
老人由着夏禹去舀了一碗泉水,亲自给他喂水。老人喝完泉水,擦擦嘴角,说:“谢谢你,后生家。你不是有话要问我吗?”
夏禹连忙说:“我确实有事请教先生。先生久居大河之畔,一定熟知理水之道。请先生不吝赐教。”
老人说:“我是河伯。九曲大河,沿岸都是神州子民。理水最忌以邻为壑,不管他人死活。昔日崇伯鲧理水,不愿伤及无辜,不愿以邻为壑,却不懂给洪水寻找出路。只好一味增加堤岸高度,导致河岸不堪重压,溃堤改道,给生民带来更大伤害;他自身也因理水失败,招致骂名,引来杀身之祸。后生谨记啊,不可重蹈覆辙。”
夏禹说:“河伯所言极是。我经过多年摸索,已经总结出理水原则,那就是顺应水性,疏通水道,以四海为壑,让百川之水归于四海。”
河伯说:“孺子可教也。”
就把一张画在鼍龙皮上的河图送给夏禹,对他说:“我在大河边生活了一辈子,知道大河的脾气。这张龙图送给你,应该对你治水有所帮助。”
鼍龙就是鳄鱼。夏禹看到龙图上画着天下山川形势,注明大河各处的险要关口,大喜过望,称谢不已,对老人说:“先生能不能留下来帮我?”
河伯说:“我闲散惯了。我可不要跟着你受苦。”
夏禹觉得治水生涯确实很艰苦,就不敢强留。河伯也不要夏禹送他,拄着拐杖,掉头甩臂,飘然而去。
后人因此传说:“河伯神仙把龙图送给大禹,助大禹治水成功。”
再说夏禹目送河伯走后,忽然听到隐隐约约的雷声。抬头望天空,天上出现奇怪的云彩,似乎很美丽,却让人感到很惊惧。就像一条条棉絮排列堆叠成一片,隔着一线天空,又像一条条棉絮排列堆叠成一片。
夏禹感到有点不安,忽然看见附近山林里扑棱棱飞出了一群小鸟,都在发出惊慌失措的鸟叫声。有如一片浮云,叽叽喳喳,飞到天边去了。
到底怎么了?夏禹看到天地一片昏暗,灰云奇形怪状,好像有人在空中嗤嗤怪笑,又好像有人在扮着鬼脸。吉凶未来先有兆啊,他连忙拿出法器,用竹签算了一卦。
只见他闭着双眼,冥思自己想要问的事情,然后手摇卦筒六次,分别取出六支卦签,根据卦象排列顺序,进行推算。算出预测结果,顿时变了脸色:“这是凶卦呀。今晚有凶事要发生。”
夏禹连忙对大家说:“今天早一点收工吧。天色不好,可能会下大雨,大家现在可以回去休息了。”
大家都很累了,一听到夏禹说收工,都赶紧收拾好工具,三三两两,回到临时搭盖的工房,取出家伙,支锅做饭。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