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九十八章 威加四海
首页
更新于 21-08-11 00:03:05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禹帝御驾亲征,消灭了三苗之国,开始大规模治理大江中下游的水患。这个消息传遍四面八方,既鼓舞了九州之内的各大方国,又震动了九州周边的所有附属国。方伯们纷纷沿着进贡路线前来都城献礼贺喜,附属国的国王也都越过万水千山,来到都城朝拜进贡。就连渠搜国、析支国、儋耳国、僬侥国的使者都来了。

渠搜国在遥远的西方,据说在帝尧时代就曾经派使者前来访问,史称渠搜来宾。这次渠搜使者不远万里,不惧辛劳,进贡了一只珍贵的獒犬。那獒犬浑身白毛,满头乱发,高大威猛,令人望而生畏。大禹听说那只獒犬一天需吃两只活鸡,一腿羊肉,而且生性凶残,很难驯养,便等到渠搜国的使者回国之后,便将那珍贵的獒犬放生了。不过,中国从此有了一个成语:渠搜来服。用来讴歌太平盛世。

僬侥国是南方小人国,使者身高不到三尺长,还不到普通人的半截高。可是他们进贡的宝贝叫没羽,却让大禹吓一跳。那是一种有棱角的石子,装在竹筒里射击,因为不用弓,射击总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,杀伤力很强。尤其是僬侥国出产箭毒,涂抹在没羽上,被没羽射到的敌人,必死无疑。难怪僬侥国人那么矮小,却能不受人高马大的外族人侵扰欺负,他们依靠种植稻米,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。

难怪《水浒传》里的一百单八将,会有个善掷飞蝗石的张清绰号叫做没羽箭。

而那个曾经给帝尧进贡重明鸟的掋支国,这回没带来重明鸟,却带来五颗夜明珠。重明鸟是祥瑞啊!它有四个眸子,形状像鸡,鸣叫似凤,羽毛不时脱落,却能无羽而飞;它能驱赶猛兽,扫荡妖魔。神州的人们,总是洒扫庭院,清洁门户,期盼重明鸟降落自家门庭。在重明鸟没有出现的日子里,人们用木头雕刻重明鸟,挂在门户之上,用来辟邪,震慑魑魅魍魉。据说很有效果。这种风俗流传千年呢。

民间传说,有四个眸子的帝舜就是重明鸟投胎的啊,所以大禹难免有点遗憾。

可就在这时,观测天象的常仪官来报:“微臣夜观天象,看到五星连珠。只有天子施恩布德,品德高尚,胸襟开阔,九州出现太平盛世,上天才会让五星连珠,这谕示五帝之子聚会。是神州千年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,是国家最大的祥瑞呀。”

掋支国使者说:“外臣来到九州,看到沼泽地上麒麟在游玩。它不踩活虫子,不折鲜花草。头上长一角,谕示天下归于一统。只有圣人在位,麒麟才会出现。”

大禹听到常仪官的报告,看着掋支国进贡的五颗明珠,大喜过望,说道:“五星连珠,大利中国!麒麟出现,朕要颁布统一天下之法,大赦天下,与民同乐!”

帝舜去世之后,禹帝不是避居阳城吗?从那时候起,禹帝就一直在阳城处理政务。正式登位以后,也不想去蒲坂了,就以阳城作为自己的都城。也没有大兴土木,广修宫殿,而是把当夏伯时的宫室作为朝堂,十分简陋。

早在帝尧时代,帝尧和帝舜就想筹划一个统一天下之法,但一直无法实现。如今消灭了三苗之国,中央声威远播,可以将统一之法落实下来了。禹帝就与皋陶、伯夷等人确定了统一六法,正式颁布——

其一,分别等级。根据方国实力,以方国土地大小为断,最大百里,次等七十里,再次五十里,或者以下,分为五等爵位,从一等到五等,依次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此外还有附庸,没有封爵;

其二,颁发符信。所有方国的酋长或方伯都由天下共主重新任命,无论是家族传袭而来,或者人民拥戴而起,或者豪强自立而得,都必须有天下共主认定,发给符信。有了符信,就是有了中央给予的权力。

所有符信均为玉器,也称为瑞。瑞者,信也。

长方形的称为圭。桓圭长九寸,四角有棱,像宫室之形,颁给公爵;

信圭长七寸,四角无棱,像人身伸直之形,颁给侯爵;

躬圭也长七寸,削斜如半弓,颁给伯爵。

圆形的称为璧。璧中有圆孔,直径五寸。上面刻有谷粒花纹的称为谷璧,颁给子爵;刻有蒲条花纹的称为蒲璧,颁给男爵。附庸地方小于五十里,不颁给符信。

其三,以黑黍为标准,齐一度量衡和乐律。

度的标准:一黍之长为一分,十分为一寸,十寸为一尺,十尺为一丈,十丈为一引。

量的标准:一千二百黍为一龠,两龠为一合,十合为一升,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斛。

衡的标准:十黍为一櫐,百櫐为一铢,二十四铢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,三十斤为一钧,四钧为一石。

乐律的标准:分六阳六阴。六阳为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蕤宾、夷则、无射;

六阴为大吕、林钟、南吕、应钟、仲钟、夹钟。

定音器用竹管做成,共十二根。直径三分有奇,中空,周围九分。黄钟长九寸,大吕八寸三分七厘六毫,太簇八寸,夹钟七寸八分三厘七毫三丝,姑洗七寸一分,仲吕六寸五分八厘三毫四丝六忽,蕤宾六寸二分八厘,林钟六寸,夷则五寸五分五厘一毫,南吕五寸三分,无射四寸八分八厘四毫八丝,应钟四寸六分六厘。

其四,划一时令。一年十月,每月三十六天,加年终五天或六天为庆祝丰收的年节。建寅之月为正月,平旦为朔。这样做,不仅使各国遵奉中央正朔,也方便万民之期约,有利于农业生产。

其五,整齐风俗。统一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五礼。吉是祭祀之礼,凶是丧葬之礼,军是师众之礼,宾是宾客之礼,嘉是冠婚之礼。五礼都有统一的仪式和用品。

其六,巡守朝觐制度。天下共主五年一次巡守。一年之中,二月到东岳,五月到南岳,八月到西岳,十月到北岳。

每到一岳,这一方的方伯都要前来朝觐。一是向天下共主报告本国情况,天下共主由此考查各国政治;二是天下共主祭祀本地的山川神祇,方伯要助祭。

就宾礼而言,有爵位的朝觐天下共主,要持天下共主颁给的符信。天下共主检验之后再还给他们。方伯的世子和附庸之君来朝见,挚仪用续帛;卿来朝见,挚仪用活羔羊;大夫来朝见,挚仪用活雁;士来朝见,挚仪用熟雉。

平时各方的方伯到都城朝觐,第一年东方,第二年南方,第三年西方,第四年北方。第五年天下共主去巡守。

统一了六法,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,大一统的局面开始出现。

就在禹帝灭掉三苗之国,颁布实施统一六法的一年后,东方的方国和附属国到阳城朝觐,并且带来自己部族的歌舞队,给禹帝表演富有部族风情的歌舞,以颂扬禹帝的丰功伟绩。从此以后,遂成定例。不仅东方,接下来的南方、西方、北方,各个方国前来朝觐,都会带来歌舞队,为禹帝载歌载舞,赞颂太阳神,赞颂伟大的禹帝。东方各国带来的凤凰舞给禹帝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——

头戴羽冠,身披五彩羽衣的歌舞者展开双臂,就像凤凰张开美丽的翅膀,踏着奇妙的鸟步,载歌载舞,他们唱道:

太阳升起兮

光芒万丈兮

百鸟齐飞兮

万物生长兮

禹绩赫赫兮

万民安逸兮

四海来归兮

泽被后世兮

禹帝并没有被万国来朝,颂歌四起所捧杀,他很清醒,心中记挂的是尚未完成的大江治水工程,记挂的是刚刚划定的九州版图能否落实,记挂的是如何避免方国大族坐大,各自为政,致使九州分裂,再一次变成一盘散沙。

那天朝觐大会结束以后,伯夷送来一卷竹简,说:“新官制名单已经做出来了。君上拿回去细看,最后确定的人选由君上定夺。”

大禹接过竹简,心里想:“跟随我治水多年的属下,个个本领高强,辛劳多年,却一直得不到提拔。这回总算有机会重用他们,让他们施展各自的才华了。”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