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九十七章 关注防风
首页
更新于 21-08-11 00:03:05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禹帝灭掉三苗之国,转眼过去三年了。

那天勾龙回到都城,看着他喝完一碗稀粥,禹帝才问道:“有什么要紧事?”

勾龙放下碗,用葛布腰巾擦擦嘴角,瞟了一眼一直盯着他看的小娥,不回答禹帝的问题,而是问小娥:“我是不是变得你都不认识了?”

小娥把脸转到一边,尴尬地说:“好久不见,发现你变黑了,有点像君上。”

勾龙说:“成天都在太阳底下做事,时常被江风暴雨洗脸,能不黑吗?”

禹帝说:“小娥,你别打岔。勾龙有要紧事要说。勾龙,想说什么就快说。”

勾龙说:“义父,你还记得那个丈二高的巨人防风氏吗?也叫汪芒氏。”

禹帝说:“记得。不就是震泽附近那个防风国酋长吗?如今防风国成为鱼米之乡了吧?他可真是个刁民,总把朕的嘱咐当做耳边风,一直跟朕过不去。”

勾龙说:“防风氏今非昔比了,如今江淮一带的夷人、苗人、南蛮,都把他当做神一样的人物崇拜,把他夸成盘瓠一般的大英雄了。蚩尤的传人名声远扬啦。”

禹帝很吃惊,急忙问道:“怎么说?难道防风氏变成第二个蚩尤了?”

勾龙说:“传说他原本是天神,顶天立地,是他伸手取得天界的灰土填补地上水坑,化作一座防风山,才将洪水挤到大海里去,使原先一片汪茫的防风国变成鱼米之乡。又说他教会江淮部族的生民种水稻,才使扬州广大原野千里稻花飘香。”

小娥气愤地说:“防风氏确实是巨人族,比一般人都要高上一两尺。可怎么就能够伸手摸到天呢?这也太夸张了。再说,不是当年君上指导他们挖沟排水,防风国怎么可能从沼泽地变成鱼米乡呢?防风氏酋长真不要脸!竟敢贪天功为己有!”

勾龙说:“防风氏酋长既然成为神一般的大英雄,编得活灵活现的神奇故事就越来越多。有个故事最能蛊惑人心:据说他的夫人是苗女,生女儿难产死了,女儿也被一阵怪风刮走了,只留下一枚钺斧形状的玉佩。他从此不近女色,一心一意只为生民谋幸福。他下田教生民种水稻,上山为生民除虎豹。有一次,老虎叼走小孩,他追到山上,看到一位少女在与群虎搏斗,他急忙弯弓射箭,帮那位少女除掉群虎,使小孩得救。他瞥见少女腰间挂着的玉佩,形似钺斧,急忙从自己腰间解下玉佩,发现两枚玉佩都是上方下圆,钺口钝厚,钺的一面雕一神头,牛角羽冠,神目炯炯。那是防风氏的先祖蚩尤的神像。他才知道那位少女是他的女儿……”

禹帝有点失意。勾龙说:“我真担心,防风国会成为新的三苗之国。”

禹帝大吃一惊:“什么?这就是你要说的,当前最大的忧患吗?”

勾龙说:“难道不是吗?江淮地区如今是多部族混居,主要还是淮夷、苗民、南蛮居多。如今他们都聚集在防风氏的旗帜之下。我担心哪一天防风氏想造反,他登高一呼,淮夷各部族还不应者云集?到那时,只怕你要再次南征,也是晚了。”

禹帝说:“这事确实很严重。我们好不容易灭掉三苗之国,让九州的水患得到彻底根治。九州的道路交通呀,农业生产呀,都获得飞跃发展。你说如果再出现一个像三苗之国那样的独立王国,对抗中央,不肯纳贡,那再次南征,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呀。一想到先帝把命都丢在苍梧山,我的心都在滴血。那是国耻啊。”

小娥说:“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。还是跟勾龙商量如何应对防风氏要紧。君上,可不能轻易再启战端了。人民需要休养生息,当前的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呀。”

禹帝说: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南征三苗之国的教训值得借鉴。朕当然不愿意轻启战端。这样吧,先看看防风国和周边部族的进贡情况。如果他们都能按时进贡,不拖欠贡赋,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谴责他们,更没有理由讨伐他们。对吧?”

勾龙说:“是的。征伐三苗之国,师出有名。一是三苗破坏治水;二是三苗对抗中央,拒纳贡赋。我们现在也可以依据这两点,来判断防风氏是否对抗中央。我们不能无缘无故怀疑他们,但也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。那种有意收买人心,拥有号召力和经济实力的方伯或族长,一旦野心膨胀,就很容易脱离中央,割据一方。”

禹帝说:“还有,判断方伯酋长有没有不轨之心,还要看他是不是把城墙加高超过三仞,看看他有没有侵占邻国土地,扩张自己的地盘。江淮地区的许多部族文化风俗各不相同,也不信仰神道教。没有统一宗教,就很容易跟中央离心离德。”

勾龙说:“我建议君父尽快做一次南巡。亲自去南方各方国视察民情国情。”

小娥说:“这个办法好。巡视没有动武,是关怀慰问。但也是一种威慑啊。”

禹帝说:“天子巡视有规定时间。我打算先派摄政皋陶去南方巡视。”

勾龙想到皋陶是仪狄的干爹,心里不大自在。问道:“摄政什么时候南巡?他的威望足够震慑江淮各部族吗?他们一家人都反对仪狄嫁给我,我不想看到他。”

禹帝说:“他们确实很过分。仪狄是帝女,对自己的婚姻却没有自主权。”

勾龙说:“我感觉他们别有用心。但又毫无办法。要见仪狄一面都难。”

禹帝说:“他们以你的亲爹为反对借口,我都没办法替你说话。”

小娥说:“勾龙,不要伤心,我去找仪狄,让她晚上来家里见你。”

禹帝叹息说:“这事不好办啊,说不定又要闹出一场风波。上次朕让仪狄坐赈灾的木筏去江淮看望勾龙,已经上了木筏了,姚玉夫人竟然亲自赶去渡口,命令四个家奴,将仪狄像绑贼一样,五花大绑,塞上牛车。害得仪狄差点割喉自杀。”

勾龙忽然感到很伤心,落下泪来。当天晚上,仪狄来了,拉着勾龙往外走。勾龙有点犹豫,说:“要去哪里?你不怕被你大嫂看到吗?”

仪狄说:“哪个大嫂?我可没认姚玉做我的大嫂。勾龙,走,去我的酒庄。”

勾龙跟着仪狄刚走出大门,就碰到夏启。夏启看到仪狄拉着勾龙的手,感到很惊异,急忙问道:“勾龙哥哥,你们要去哪里?仪狄姐姐,我也要跟你去。”

仪狄说:“阿启,不要问,这事跟你没关系。要听姐姐的话,不要跟来!”

仪狄拉着勾龙的手,两人飞跑而去。夏启站在原地不动,呆呆望着美丽的仪狄倩影消失在拐弯处,情窦初开的心惘然若失。小娥走过来,夏启问:“仪狄姐姐要带勾龙哥哥去哪里?我也要去。你带我去吧。求求你了,小娥姑姑!”

小娥说:“勾龙爱仪狄,仪狄带他去哪里,他就会跟去哪里。你不能去。”

夏启说:“我也爱仪狄,我也愿意跟仪狄去。你快带我去吧。”

小娥惊讶地望着夏启,他已经十八岁了,高大英俊,神采飘逸。怎么会爱上比他大十岁的仪狄呢?小娥严肃地说:“勾龙是你哥哥,你不能爱仪狄。”

小娥说完就走了,夏启却望着她的背影说:“你偏心!我偏要爱仪狄!”

小娥觉得很不妙,感觉她必须阻止夏启爱仪狄。可是,能有什么办法呢?

再说仪狄带着勾龙走进自己的卧房,说:“姚玉不让我嫁给你,难道我们怕她不成。”

勾龙压抑已久的激情迸发出来,一下子紧紧抱住仪狄。

仪狄抚摸着勾龙满头卷曲的红发,一对有情人把周围一切都忘了,眼中只有自己的心上人。勾龙看到的是如花似玉的仪狄,仪狄看到的是生龙活虎的勾龙。两个人都醉倒在心上人的怀抱中……

不知过了多久,沉寂的四周只有秋虫在低吟浅唱,夜的深处只有幸福的一对璧人在微微喘息。勾龙和仪狄依然紧紧相拥,谁都不愿意离开心上人的怀抱。

勾龙终于开口了:“我过几天就要离开都城了。你要怎么办呀?”

仪狄说:“我们死活都要在一起。你去哪里,我就去那里。”

勾龙说:“那好,过几天,你跟我一起离开都城。你先去渡口等我。”

就在这时,忽然听到小娥在门外低声呼叫:“仪狄,仪狄,快出来。”

两人都大吃一惊,连忙穿上衣服,仪狄说:“我去看看,你不要出去。”

仪狄刚打开房门,就被小娥拉出去了。勾龙连忙伏在门后偷听。听到小娥说:“姚玉到宫里向君上要人,说到处找不到你,你肯定被勾龙骗走了。”

仪狄说:“以为她是帝女就可以为所欲为吗?难道我不是帝女吗?别理她。”

小娥说:“君上说,你没事,可是勾龙会遭殃。君上叫勾龙要连夜离开都城,不然,他们会给勾龙加上叛臣之子勾引帝女的罪名,说不定会将他杀死。”

仪狄说:“勾龙不是君上的义子吗?难道君上也怕他们,保护不了义子?”

小娥说:“君上有难处,他们拿勾龙的亲爷爷说事,君上无法替勾龙开脱。”

仪狄说:“那我今天就跟勾龙一起离开都城,远走高飞,浪迹天涯。”

小娥说:“你不能毁掉勾龙一生。如果被抓回来,你没事,勾龙就惨了。”

勾龙开门走出来,说:“小娥姑姑,我不会连累仪狄,我这就回江淮去。”

仪狄抓住勾龙手臂,说:“你带我走。我们生死在一起。”

这时,天已蒙蒙亮,勾龙将仪狄的手掰开,朝渡口方向跑去。红色的卷发就像一簇火焰,在晨风中跳动。仪狄要跟着他跑,却被小娥拉住。小娥说:“你不能去!你一去,勾龙勾引帝女的罪名就坐实了。难道你忍心害死勾龙吗?”

仪狄双手捂面,呜呜呜地哭起来。

可是过了几个月,仪狄才知道,她怀上勾龙的孩子了,不禁欣喜若狂。

仪狄后来在酒庄偷偷生下她与勾龙爱情的结晶——儿子迷阳。她担心迷阳遭到姚玉的毒手,对皋陶家里人说,她在酒庄门口捡到一个弃婴,收为义子。连奸宄的伯益夫人姚玉都没起疑心。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