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防风国帮助防风酋长解除水灾之后,大禹没有回涂山,带上勾龙、横革、夷坚、关龙化义、小娥等一行人,跟伯益一起开始进行五藏资源调查。留下直窥和童利,继续平整江淮地区的土地,开辟灌溉沟渠。
离开防风国,大禹一行人坐木筏顺水而下。来到下游,看到两水分流之处有个高岗,望见有炊烟袅袅,又听到鸡鸣犬吠。大禹说:“暂停一下,上去看看。”
一登上高岗,只见十几间草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,旁边是猗旖竹林。大家不由叹道:“好个幽静的小村落。”
大禹看到一间草房门前坐着一位老人,正低头琢磨玉器。就打招呼道:“老人家,你们是哪个部族的?”
老人抬头望着大禹,好像在问:“你是谁呀?”
大禹连忙自报家门:“我是治水的夏禹,来这一带调查五藏资源。”
老人说:“你怎么才来呀?我们成鸠氏古国,被大洪水毁掉了。”
伯益大吃一惊,问道:“什么?你们是成鸠氏的遗民?”
老人说:“是啊,我们成鸠氏古国建立一千多年了,没承想到了我这一代,竟然会被大洪水毁掉。”
大禹问伯益:“他说的成鸠氏,就是太古时代的天皇氏吗?”
伯益点头说:“正是天皇氏,立国已有一千多年了。原本国力很强,武力更强。到头来没被宿敌共工氏打垮,却被大洪水埋到泥沙之下。”
伯益转头问老人:“你们成鸠氏那么强大,一度天下无敌,劫后余生的人应该不止你们这几人吧?”
老人说:“没在大洪水中丧生的年轻人,都外出逃难了,有的南下,有的北上。我们几个故土难离,就选择在这高岗上安家,只好依附防风国。”
听说他们依附防风国,大禹问:“你们真的是成鸠氏古国的遗民吗?”
老人起身进屋里,一转眼就手拿两件玉器走出来。大禹接过那个玉琮,惊叫起来:“真的是成鸠氏的古玉琮啊!”
伯益仔细观看另一件玉器,惊叹道:“没错,这是成鸠氏的族徽。成鸠氏也是崇拜太阳、崇拜凤凰的东夷人。你看,这族徽由神面、人身、兽肚、鸟爪组成。头顶既像凤羽,又像日光。整个来看,就是以鸟为原型。上面还有文字呢。”
老人惊喜地问:“你也是东夷人呀?”
大禹微笑说:“他就是虞官伯益。你看,他在辨认你们的文字呢。”
老人说:“我们确实有文字。我以后要刻一些在玉器上,让后人去辨识。”
伯益说:“这个族徽上,我就认出个日字,应该没错吧?”
老人说:“没错。你真是个见多识广的人。”
大禹一行人离开时,大禹还在不断叹息:“唉,成鸠氏古国已经发明文字了,比仓颉造字还要早得多,城邦却毁于大洪水,真是太可惜了。”
伯益说:“我想,被大洪水毁掉的,何止一个成鸠氏古国。在地势较低的靠海地区,原本许多夷人古国的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了,如今却被埋葬在泥沙之下,再也难见天日了。”
大禹说:“如今能调查的,只有幸存部族,只有洪水毁不掉的山川宝藏了。”
不久,经过详细考察,大禹将淮水与江水之间的区域划定为扬州。
这里的土壤低洼潮湿,土地为九等,赋税为七等,有部分为六等。进贡的物品是金、银、铜、美玉、美石、小竹、大竹、象牙、犀皮、鸟羽、牦牛尾和木材。沿海各岛的夷人用贝壳、桔柚作贡品。
这些贡品沿着江水到达淮水,再从淮水逆流而上,转到颖水,进入都城。
扬州原本是南方水患最严重的地区,大禹通过堕山筑坝,让彭蠡泽成为分洪的大水汇集处;又通过挖沟修渠,使震泽不再泛滥,洪水向东流入大海。如今到处竹林青青,草木茂盛,成为鱼米之乡。
对扬州的评定结束后,大禹和伯益他们乘船北上,去了位于泰山与淮水之间的区域,将那里划定为徐州。
徐州的土壤是又粘又肥的红土。土地是二等,赋税是五等。进贡物品是五色土、大山鸡、桐木、磬石、蚌珠、鱼、黑细绸和白绢。
进贡的船只从淮水、泗水到达与济水相通的菏泽,再由济水直达大河,逆河而上,到达都城。
刚刚评定了徐州,就有海边的酋长来报告:“海湾出现像山一样大的鱼,它还会变成巨鸟飞上九霄。神一样的大禹呀,你说那是不是鱼龙呀?”
大禹感到不可思议,就跟伯益和夷坚一起坐木筏,从济水出海去看个究竟。
果然看到像黑色小山一样的大鱼出现在海湾,令人惊骇的是,大鱼还会喷出直冲高空的水柱。看到海湾上空有无数海鸟在飞翔,纷纷掠过水面,叼起小鱼,在空中一边飞,一边吞鱼。大禹说:“我知道了,那会喷水的大鱼是进海湾吃小鱼的。没什么奇怪。它又不吃人,怕什么?”
酋长说:“你看你看,大鱼沉入海底了。”
这时,潜入海底的大鱼翘起叉开的鱼尾巴,恰似一只巨鸟从水上飞往高空,展开的双翅几乎遮住了半个海湾。卷起的大风和水花,差点将大禹他们坐的船掀翻了。大鱼游出海湾,恰似巨鸟越飞越远,似乎飞到水天相接的云端去了。
酋长说:“鱼龙变成巨鸟了,飞到天上去了。”
大家都惊呆了。大禹说:“夷坚,快把这事记下来。”
夷坚问:“怎么说呀?”
大禹说:“大鱼变成巨鸟。不会写呀?”
夷坚说:“你要给它命名呀。”
大禹想了想,说:“大鱼名鲲,巨鸟名鹏。伯益,你说好不好?”
伯益说:“好,我也是第一次看到。夷坚,快把它记下来。”
这时,有个渔人前来找酋长,奉上一块石头,说:“小民得到宝物,不敢自专,特来献给大人。”
酋长接过那块石头,问道:“这是什么宝物?”
渔人回答:“它叫龙涎香。”
大禹一听,吃了一惊。久闻其名,未曾见过,那可不是凡物,连忙走到酋长身边,说:“什么龙涎香?能让我看看吗?”
酋长将手中的石头递给大禹,说:“一块石头而已,别听渔人胡说。”
大禹仔细观察手上那块有猪头那么大的灰白色石头,觉得比普通石头轻得多,就问渔人:“你怎么知道它是龙涎香呢?我看它像是普通的浮水石呀。”
渔人说:“你闻看看,它是龙涎香,不是普通的浮水石。”
大禹闻了闻那块石头,果然有一种甘甜的香气。那渔人说:“如果把它点燃,冒出来的烟雾香气四溢,可以飘得很远。”
大禹叫关龙化义从那块石头上敲下一小块,用打火石将它点燃。那石头果然飘出浓浓的香气。大禹问渔人:“你在哪儿得到这块龙涎香的?”
渔人说:“这种龙涎香是鱼龙口里流出的涎水,在大海上漂浮。有时会被海潮冲到海边,搁浅海滩。我是在海滩上捡到的,又把它晒干。晒干以后才有香味。”
大禹十分震惊,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它是龙的口水呀?”
渔人说:“在有鱼龙的地方就容易捡到龙涎香。你们今天不是看到进入海湾的鱼龙吗?它又飞到天上去了。”
大禹明白了:“巨鲲化鹏,抟扶摇而上九天,就是潜龙上天啊。难怪抟扶摇被称作龙卷风。哦,渔人认为巨鲲就是鱼龙呀。”
大禹对酋长说:“只有天子才可以用龙涎香作熏香,我会将它献给天子。它算是你们部族的贡品,你们今年不必进贡其他贡物了。”
酋长和渔人都喜出望外,连忙感谢大禹免贡之恩。
现代科学研究发现,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,在海中漂浮百年以上才形成的。称为龙涎香,并非无稽之谈,因为远古中华人就把鲸称为鱼龙。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