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四十九章 董父豢龙
首页
更新于 21-08-11 00:02:43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舜帝走下殿阶,朝殿门外走去,心里想:“难道南浔国贡物是大活物?”

舜帝猜的没错。侍者驾牛车将舜帝一直载到河边渡口。

舜帝走下牛车,看到南浔国特使跪在渡口岸上迎候,连忙走过去,将他扶起来,说:“快快起来,不必客气。”

南浔国特使说:“敝国抓到两只大鼍龙,不敢自专,特地进贡给天子。”

舜帝说:“路途遥远,你太辛苦了。鼍龙还活着吗?”

特使说:“还活着,就在木筏上。劳烦天子屈尊观看。”

舜帝走下石阶,站在木筏旁边,看到两只大鼍龙被网在粗麻绳网里,装在大竹笼中。一只大约有六尺长,另一只也超过五尺。舜帝看到鼍龙头很大,嘴巴更大,尾巴很长,就说:“这么大的鼍龙,他们的巢穴在哪里?抓它很困难吧?”

特使说:“我们南浔国就在震泽边。震泽沿岸的洞穴就是鼍龙的巢穴。鼍龙很会掘洞,洞穴掘得很深,而且弯弯曲曲,纵横交错,有出入口,有通气口,冬天躲在洞穴里睡觉,到春暖花开时节才会苏醒过来。要抓鼍龙,一般要在深秋,那时它们准备冬眠了,不会伤人,比较容易猎取。”

舜帝说:“既然会冬眠,冬天抓它不是更容易吗?”

特使说:“鼍龙的洞穴太深太复杂了。冬天休想找到它们。”

舜帝说:“鼍龙是华族神圣崇拜物,不可杀它。帝颛顼的后人董父擅长豢龙,朕会将这两只鼍龙交给董父豢养。”

特使说:“不知董父在哪里豢龙?可以用这只木筏直接将鼍龙载到他的豢龙泽去吗?如果可以,就不会让这两只鼍龙受折腾之苦。”

舜帝说:“朕封董父为豢龙氏,让他在雷泽负责豢龙。朕会赏赐新的木筏给贵使。这只木筏载着鼍龙,直接从大河顺水而下,转入济水,就可以到达雷泽。”

雷泽就是当今的菏泽。当年的济水从雷泽流过。济水是雷泽最大的水源。

特使说:“那太好了。还是由微臣亲自押送鼍龙去雷泽吧。微臣比较知道怎么养护这两条宝贝鼍龙。可以当面将一些注意事项告诉豢龙氏。”

舜帝沉吟半晌,说:“那就有劳贵使了。朕会另派一只木筏,装载赏赐给贵国的礼品,由使者押送,跟贵使一起去雷泽。”

特使说:“遵命,一切遵从天子旨意。不过……”

看到特使欲言又止,舜帝忽然问道:“贵国对朕有什么请求吗?但说无妨。”

特使说:“天子真是英明,目光如炬。敝国很小,三苗之国要我们纳贡呢。”

舜帝大怒,说:“三苗之国不向天子纳贡,竟然还要邻国向他纳贡!真是胆大包天。贵使回去告诉贵国国主,大司空夏禹在江淮一带治水。贵国如果受到三苗之国欺负,可以去找大司空。大司空一定会替贵国出头。”

特使大喜,说:“那就太感谢天子了!臣回去后,一定如实禀告敝国国主。”

当年的南浔国所在地区震泽,就是当今的太湖,南浔国进贡的鼍龙,就是扬子鳄。尧舜时代就有豢龙氏,据说还是大禹推荐给尧帝舜帝的呢。可见在四千多年以前,中国就已经能够人工养殖扬子鳄了。只是豢养的目的跟现在不同罢了。

再说南浔国的特使将两条大鼍龙送到雷池没多久,豢龙氏董父就来到都城,向舜帝上奏:“自从大禹疏通九河之后,河流畅通,汇流入海,雷泽缩小了,水量大不如前。加之如今雷泽鱼龙混杂,凶鱼成群,不但搅得泽水不清,还会咬伤鼍龙,导致鼍龙晴天也会烦躁不安,鼔腹而鸣。鼍龙乃神圣之物,非甘泉不饮,非灵水不憩。请允许微臣另寻甘泉灵水,作为鼍龙安居之所,作为微臣豢龙适宜之地。”

舜帝认为董父言之有理,又认为神圣的豢龙之业万不可出现差错,以免影响天子声誉,影响华族与东夷族群关系,影响社会和谐安定。便说:“准奏。”

董父其实一直怀有修仙问道之心,他爱好豢龙,其实也是希望有一天可以乘龙飞升,实现他的神仙梦。这次也是想借寻觅甘泉灵水的机会,遍访名山大川,顺便找到自己修仙的理想所在。如今获得舜帝支持,喜不自胜,回到雷泽,对儿女说:“为父要出门寻找甘泉灵水,给龙子龙孙找一个好去处。豢龙之事,就暂时交给你们负责了。你们要好生照顾好雷泽里的龙子龙孙!”

董父的儿子化义的志向跟董父恰恰相反。他看到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李飘然远去,心里想:“为了修仙问道而走遍名山大川,跟大禹治水铺路造桥改造山河相比,境界高下立判。我何不趁此机会,去投奔大禹,做大禹手下的治水人员,为改造河山,造福万民做一点贡献,也不枉为人一世。”

于是化义对小妹妮妮说:“你喜欢豢龙,就留下来做父亲的助手吧。”

妮妮感觉不对头,就问化义:“怎么?父亲刚刚出门,去为龙子龙孙们寻找甘泉灵水,难道这个时候你想离家出走?这是光明正大的行为吗?”

化义说:“豢龙为了什么?对天下万民有用吗?只是对天子一人有用吧?我志在天下万民,而不在天子一人。所以我不想继承父业。我是想离家出走,但不是去游山玩水,而是要去投奔大禹,为治水大业做一点贡献。难道你不支持我吗?”

妮妮说:“人各有志。既然你不想继承父业,父亲留你也没用。只是你应该等到父亲回来,才可以离家出走。难道你忍心让我孤零零一人留在这里豢龙吗?”

化义想:“母亲早逝,父亲好豢龙,好修仙,小妹确实从小就很孤单。我不应该扔下她,一走了之。算了,等父亲回来再说吧。”

妮妮看到哥哥沉吟不语,就说:“父亲把豢龙的任务托付给我们,我们就不能让雷泽里的龙子龙孙在这段时日里出事。如果死掉一条,就会害父亲受到严重惩罚。等父亲回来,你跟他说明你的志向,然后光明正大地走,那我就会支持你。”

化义感觉小妹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,就对妹妹说:“那好吧,我们去抓一些小鱼小虾,等天黑下来,再撒在湖滩上,给龙子龙孙们吃。”

妮妮说:“父亲经常去抓燕子,烤燕子肉给蛟龙鼍龙们吃。”

化义说:“如今的天子不是帝尧,而是舜帝,不能再烤燕子肉给龙吃了。”

妮妮问:“为什么?难道舜帝讨厌龙子龙孙,不许咱父亲再优待它们了?”

化义说:“你还小,不知道许多掌故。帝尧是尧母感龙而生,所以自认为是龙子;皋陶和伯契都是其母吞食燕子蛋而生,所以自认为是燕子的后代。燕子是东夷人的崇拜物,父亲烧烤燕子肉喂龙,是讨好帝尧的做法。如今舜帝是东夷人,大士官皋陶是东夷人,我们鬷夷氏也是东夷人呀。父亲再也不会烧烤燕子肉喂龙了。”

妮妮说:“原来是这样呀。那父亲说龙生九子,各不相同,会是真的吗?”

化义摇头说:“不是真的。我亲眼看到龙在沙洞里下蛋,在草窠里下蛋,破壳而出的,蛟龙蛋出来的就是小蛟龙;鼍龙蛋出来的,就是小鼍龙。”

蛟龙就是蛟鳄,鼍龙就是扬子鳄,两者确实不相同。化义说的是真话。

妮妮说:“那父亲为什么说,龙生九子?一种叫蒲牢,最喜欢鸣叫,舜帝就把它铸在钟钮上;一种叫囚牛,最喜欢听琴,舜帝就把它刻在琴头上;一种叫鸱吻,最喜欢吞水,舜帝就把它刻在桥梁和殿脊两端上;一种叫嘲风,最喜欢冒险观望,舜帝就把它刻在殿角上;一种叫赑屃,最喜欢负重,舜帝就让它负载石碑;一种叫负屃,最喜欢文雅,舜帝就把它刻在碑文头顶;一种叫狴犴,最喜欢争讼,舜帝就把它刻在牢门上;一种叫狻猊,最喜欢吞烟静坐,舜帝就把它刻在神座上;一种叫睚眦,最喜欢报复仇杀,舜帝就把它刻在刀柄剑吞上。连舜帝都相信咱们父亲的说辞,那咱父亲说的典故一定是真的。”

化义说:“舜帝没能理解父亲话语的深意吧?我认为父亲那样编排,是暗示龙不一定生龙,凤不一定生凤。就像帝尧,生了丹朱,子不类父,轻浮狂妄,志大才疏,所以只好把帝位禅让给虞舜。舜帝的儿子义均,虽然不像丹朱那样暴躁任性,但也愚笨平庸,无所作为,不像舜帝仁慈能干呀。”

妮妮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,就笑着说:“帝尧不是真龙天子吗?帝尧不是育有九个儿子吗?看起来父亲说龙生九子,各不相同,真的大有深意呢。”

董父不在家的日子里,妮妮从哥哥嘴里听到许多新鲜故事,跟父亲说的大不相同,感觉受益匪浅。就说:“为什么父亲不在家,你才吐露真言呀?”

化义说:“父亲在家的时候,他说话,一言九鼎,有我说话的机会吗?再说,即使我说什么,你会相信我说的话吗?你必然只相信父亲说的话吧?”

妮妮觉得确实如此,只好默然点头不已。化义说:“我去投奔大禹,不会说我是豢龙氏,我要说自己姓关龙,名化义,就叫关龙化义。你可不能告诉父亲。”

妮妮说:“你真是个不孝子!竟然要改掉父亲的姓氏!关龙说起来发音接近豢龙,但毕竟不是豢龙氏啊。你要让豢龙氏在世上消失吗?你会把父亲气死。”

化义说:“豢龙氏族人那么多,还怕没有后人吗?至于我们家,你以后多生几个儿女,有的可以继承豢龙氏,有的可以继承妹夫的姓氏嘛。”

妮妮羞红了脸,说:“你不继承豢龙氏,却让我继承,这是什么道理?”

化义说:“你喜欢豢龙,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,你的后代叫做豢龙氏,那才名副其实;我不喜欢豢龙,要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业,我的后代怎么可以称作豢龙氏呢?姓关龙,已经隐含豢龙氏的意思了。这样,从情理上是不是说得过去?”

妮妮低下头,无话可说。心里想:“哥哥说的话,也有一定道理啊。”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