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重华送走大禹,心里也在想:“听娥皇说,她弟弟,就是这个丹朱帝,刚出生时浑身红彤彤,满屋红光把天空都照亮了。所以帝尧才把他这个长子命名为朱。他从小就被叫做红孩儿呢。唉,如果说他不是太阳神投胎转世,连我都不相信。可是我娘说,我也是太阳神投胎的。我妈来自崇拜太阳神的握登氏部族,大家都叫她握登。握登就是渥丹,渥丹就是太阳,我不正是太阳之子吗?只不过丹朱的老爹是天下共主,别人更相信丹朱是太阳神转世投胎罢了。”
转念又想:“可是我天生重瞳,两只眼珠有四个瞳仁,这是王者之相啊。别人都说我是五德灵鸟——重明鸟投胎转世呢。重明鸟能够驱魔辟邪,带来吉祥,不比红孩儿强吗?有道是,天无二日。丹朱就是我的冤家对头主啊,我必须搞掉他。唔,丹朱毕竟是帝尧的儿子,要让这个冤家对头下台,我不做多手准备,没有万全之策,怎么可能成功呢?”
皋陶最了解姚重华,他知道姚重华心里的想法,可他自己又是另一种想法:“你姚重华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后代,跟丹朱帝是势不两立的“二日”。可现实又是如何呢?丹朱是帝尧的长子,那叫天生富贵;而你姚重华呢?出身低微,其貌不扬,连身高都矮丹朱半截,怎么可以跟丹朱相提并论呢?不过丹朱命好单纯,脾气暴躁,他斗不过忍辱负重,老奸巨猾的姚重华。”
伯益在饭后问皋陶:“这次姚重华一定能取代丹朱帝吗?”
皋陶说:“如果论出身,不能;如果论实力,一定能。”
伯益说:“这种模棱两可的话,我听不懂。你还是把姚重华经历告诉我吧,让我知道他凭什么可以从一个父母厌弃的穷光蛋,爬到摄政这样的高位。我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教益。”
皋陶说:“你倒真的可以从他的经历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。”
伯益说:“姚重华不是来自东夷的有虞氏部族吗?虞人就是猎人,有虞氏本来是擅长用弓箭射杀鸟兽的部族。他能够发迹,真的很了不起。”
皋陶说:“姚重华的父亲是朝堂的盲人乐师瞽叟,而且是能够通灵的巫师先知。所以他才能娶到太阳部落的握登氏之女。握登说她看到天边美丽的大彩虹之后,心有所感,就怀了重华。重华出生地在姚墟,所以姓姚。他一出生就是个重瞳子,因此名字叫重华。他长相也颇有特点,一是龙颜,就是眉骨隆起;二是大嘴巴;三是肤色黑。”
伯益说:“这些我都听说过,看得到。”
皋陶说:“这些外貌特点本来是贵人之相,却让瞽叟很厌恶。当然厌恶的原因主要是怀疑姚重华不是亲生子,握登看到大彩虹怀孕的鬼话他不相信。”
伯益说:“我听说许多部族有杀死长子的风俗,就是怀疑长子不是亲生子。毕竟在每年仲春的桑林之会,少男少女可以公开挑选自己喜欢的异性,长子不是亲生子确实很多。”
皋陶说:“最可叹的是,瞽叟虽然是个通灵的先知,却不能预见自己的长子姚重华未来是个天子。握登早逝,瞽叟就把自己厌恶的姚重华送到握登氏母家,自己又续了弦。后妻生下女儿女敤后,又育有小儿子象。这就使得姚重华更加成为瞽叟眼中的多余人了。”
伯益说:“听说小儿子象很得宠,被瞽叟当做心肝宝贝。”
皋陶说:“是啊,就是因为有了象,瞽叟愈加厌恶姚重华。姚重华在握登部族生活到二十岁,只有六尺一寸的身高。他觉得自己应该自立了,就回到父亲的家中。谁知瞽叟觉得姚重华简直是来破坏他四口之家幸福生活的野种。瞽叟是有虞氏的方伯,就给姚重华一块荒远的土地,叫做历山,让姚重华去历山独自生活”。
伯益说:“听说姚重华创造了历山奇迹,不知怎么回事。”
皋陶说:“就是在历山发迹呗。姚重华在历山生活了十年。在第一阶段,进行农田改良,使粮食获得大丰收,历山就形成一个大村落;在第二阶段,改进捕鱼工具,观察汛期,雷泽的渔业获得大发展,历山就变成一个城镇;在第三阶段,请来握登氏的制陶高手,提高制陶水平,烧造出当时最高级的陶器,历山就变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了。从此姚重华有了另一个名字,叫做历山都君,就是大都市的主人。”
伯益问:“历山不在平阳,帝尧是怎么知道姚重华这个人的?”
皋陶说:“姚重华不但让追随他的族人过上好日子,而且胸怀天下,为尧帝分忧,进献给朝堂的粮财名列榜首,名字从此进入尧帝的视线。尧帝亲自到历山视察,接见了姚重华。经过一番交谈,帝尧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有德有才,应该提拔重用。可是姚重华的资历实在太浅,帝尧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。”
伯益问:“姚重华创造历山奇迹,瞽叟一定知道吧?”
皋陶说:“瞽叟是族长,他当然知道。这事让瞽叟很担心,担心姚重华众望所归,把他准备留给小儿子象的有虞氏族长这个位置抢走。他左思右想,终于想出一个借口,将姚重华打发到遥远的空桑去。空桑远在东海边,是有虞氏的老家。既然姚重华这么能干,就应该让他去振兴老家。有虞氏的长老们觉得有道理,都支持姚重华去空桑。”
伯益问:“大概应了一句老话,是金子,到哪里都会闪光,是不是?”
皋陶笑了,说:“是啊,姚重华到了空桑以后,依靠带去的先进手工艺技术,组织空桑的族人制作出各类手工艺产品,很快就改善了当地族人的生活。有虞氏的长老们要求瞽叟召回姚重华,瞽叟只好让姚重华回到历山。但是瞽叟又要求重华去做贸易,以物易物,将有虞氏族内的特产运出去跟别的部族交换。瞽叟本意是要让姚重华在长途跋涉的运货过程中受尽磨难,甚至遇到危险,被虎狼豺豹咬死,或者被食人蛮族吃掉。不料姚重华却能顺应时节,在平阳、负夏、顿丘、传虚等城市之间顺利来回往返,跟八大部族的贸易越做越大,名声又一次传到尧帝那里去了。”
伯益问:“这回帝尧开始重用姚重华了吧?”
皋陶说:“没错,尧帝发现姚重华竟然善于经商理财,而且跟八大部族关系很好,就一下子将他提拔到中央,让他担任负责宣传教化的大员。尧帝想通过姚重华的工作,了解各大方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势力。”
伯益问:“姚重华一定干得很出色吧?”
皋陶说:“对,姚重华利用自己的职权,将社会道德理念系统化,大力推行“五典”,宣扬赞美五典。他给五典下定义,做解释:父义,要做一个好父亲,就要以身作则,身体力行;母慈,要做一个好母亲,就要慈爱和善,富有爱心;兄友,要做一个好兄长,就要对弟弟友爱,团结他,扶持他;弟恭,要做一个好弟弟,就要对兄长恭敬,谨言慎行;子孝,要做一个好儿子,就要奉养父母,顺从父母的意愿。”
伯益说:“我想,姚重华对中华伦理文明立下首功,一定让尧帝刮目相看,令万民敬仰。从此以后,他才能在朝堂上如鱼得水,平步青云,一步一步登上权力的高峰,当上百官之长——百揆。对吧?”
皋陶说:“可不是吗?不过,由于丹朱性情暴躁,轻狂浮华,不堪重用,尧帝到了晚年,并没有一下子就想禅位给姚重华,而是先后两次想将帝位禅让给许由和子州支父,却都遭到婉拒。你不知道吧?许由是共工家族的后人呢。许由觉得听到那些让他去当天子的污言秽语玷污了自己的耳朵,就跑到颖水去洗耳朵;子州支父则以自己患有幽忧之病作托词,婉拒尧帝。只留下‘许由洗耳’和‘支父幽忧’的传说。尧帝这才把眼光落到姚重华身上。”
伯益说:“这故事我听过。我还听说许由去洗耳朵,碰到老友巢父去饮牛。得知许由洗过耳朵,颖水被污染了,巢父赶快将牛牵到上游去,免得饮到被玷污的流水会呕吐。还指责许由:躲起来让尧帝找不到并不难,你分明是热衷名誉,故意让尧帝找到。唉,这些假清高的高士才真的令人作呕呢。”
皋陶说:“都差不多,姚重华何尝不是这样?尧帝在宣布由姚重华担任摄政的同时,将两个女儿许配给姚重华。姚重华没将尧帝赐婚一事禀告父母,就将帝女娥皇和女英迎娶到沩水湾的家中。尧帝特地赏给姚重华高级葛衣和珍稀瑶琴,还派人为他修筑仓廪,赠送牛羊。姚重华像个孝子吗?”
伯益说:“嗯,不告而娶,不像孝子。瞽叟呢?他不高兴吗?”
皋陶说:“瞽叟不但不高兴,还变本加厉迫害他,三番五次想要害死自己的重瞳子。所以姚重华心中非常痛苦,他想做到子孝兄友,可是父不义,弟不恭呀。所以尧帝在垂暮之年要禅位给姚重华,姚重华认为自己德行不够,因为他无法感化父亲和弟弟,让父亲做到父义,让弟弟做到弟恭。他觉得自己很失败,所以一再拒绝。是不是很伪善呀?”
伯益说:“尧帝驾崩之后,姚重华又支持丹朱继位,自己避居蒲坂,说是因为自己德行不够,我看一样是伪善。”
皋陶说:“对,那只是做做样子。如今丹朱帝要姚重华回平阳接受帝位,姚重华认为时机成熟,志在必得。但他深知人心惟危,一定会做好多种准备的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