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晚上,姒文命想起童利的怨气,联想起在家时,师父郁华子说过的一句话:“这次大洪水,是普天之下的水患,没有通天彻地的本领,没有驱神使鬼的手段,是治理不了的。”
姒文命觉得父亲治水失败,不仅因为本事不够,手段不行,也许在思维方法上就有问题。他只是按照习惯思维在治水: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除此之外,岂有他哉!躺在草席上,姒文命想到这次亡命天涯,躲避追杀,其实也是一次实地考察。能够一路勘测山川的路途远近、地势高低,了解万民受灾情况,为将来治水做好前期工作,心中欣慰,往往忘记路途凶险。他决心继承先父遗志,把神州的水患治理好;但他绝不会照搬父亲那套失败的治水方法。他要大胆创新,以新的理念,新的方法来治水。
姒文命又想起父亲生前的发明:一边靠山,三面筑墙,建起围城。原本为了抵御洪水,不料却成为神州大地城池的样板,而他自己却落下堵水失败的骂名。
蒙眬入睡,姒文命竟看到父亲朝他走来,依然神情疲惫,满脸沧桑,对他说:“你要完成我未竟的治水事业,一定要成功。”
姒文命又悲又喜,说:“父亲,我要治水,我要成功。我要改变你的做法。我认为堵塞不如开导。我要顺水之性,不与水争。凿开堵住水路的山岩,疏浚淤积泥沙的水道,以海为壑,将洪水导入大海。你说对吗?”
崇伯鲧说:“你的想法虽好,实践起来很难。凿山疏河,工程十分艰巨浩大。我儿要受苦了。”
姒文命说:“只要想法正确,只要行之有效,再苦我也不怕。”
崇伯鲧说:“不要把堵和疏对立起来。不是堵都是错的,不是疏都是对的。有些时候,该堵的还是要堵。”
姒文命感到吃惊:“这是何等睿智的认识啊!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呀!难道父亲因失败而得到了神谕?”
又听到父亲说:“去洛水吧,那里有天启之书,它会告诉你治水的原则。”
姒文命正想问什么是天启之书,父亲忽然化作一缕青烟,消失不见了……
惊醒过来,姒文命在黑暗中怔忡良久。
天亮起来,姒文命对亲随们说:“我们去洛水。我要寻找一本天启之书。”
大家一听,兴奋起来,马上赶着牛车出发了。
刚刚来到洛水边,就看到许多人聚在一起看热闹。走近一看,原来有个渔夫捕到一只大龟,龟壳上有图案。那渔夫因风吹日晒,满脸日斑,两颊通红。
有人说:“这是神谕,要交给大祭司。”
有人说:“这是鬼符,要请端公作法,不然必有祸殃。”
有人说:“这是妖孽,要赶快把它杀死。”
有三个人拿来石头,要砸死大龟,渔夫不让砸,他们就跟渔夫打起来!姒文命看到三人打一人,红脸渔夫却毫无惧色,出拳又狠又准,那三个人只有招架之力,没有还手之功。姒文命喊道:“住手!三人打一人,以多欺少,是何道理?”
双方看到喊停的是贵公子,都收回拳脚,不敢再打了。姒文命说:“大龟是他抓的,这是他的东西,你们凭什么可以砸死它?”
那三人嘀咕道:“龟背上有鬼图,一定是怪物,我们为民除害嘛。”
那渔夫说:“我要拿它换粮。只要你们拿粮来换,大龟要杀要剐都由你。”
姒文命问渔夫:“你叫什么名字?家里还有什么人?”
渔夫说:“我叫直窥,虽然擅长潜水,很会捕鱼,可家里人还是都饿死了。”
姒文命说:“你如果愿意跟随我,我保证你不饿肚子;如果不愿意跟随我,我用半袋杂粮换你大龟,你拿去聊补无米之炊吧。”
直窥说:“我愿意追随你。这只大龟就作为我的见面礼吧。”
姒文命点点头,说:“好,谢谢你的见面礼。”
说完,就蹲下仔细观看龟壳上的图案,不禁随口吟道:“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。”
直窥问:“你在说什么?”
姒文命说:“我说的是龟图啊。头上是九,下面是一,左边是三,右边是七。这些都是阳数,白点子,占了四方。另外四个角,上面右角是两点,左角是四点,如同在肩上;下面右角是六点,左角是八点,像两只足,为阴数,是黑点。五则居中,五方白点都是阳数,四角黑点都是阴数。”
直窥说:“太玄了。”
姒文命蹲下来,用一块小石子在地上划着图,说:“你不懂九宫之术,所以觉得很玄。如果用数学来表示,就是这样的图形——
492
357
816
这样的格式,横竖斜相加都等于15。
4+9+2=159+5+1=15
3+5+7=152+7+6=15
8+1+6=154+5+6=15
4+3+8=152+5+8=15
这也是所谓的九宫之法。隐喻变化莫测的万物所呈现出来的万象,是一个永恒变易的物体,尺度不同,结构上却都同构。就是说,万物为一,万物同构。”
横革说:“少主从小拜名师墨如学习象学、数学和测绘,所以精通九宫之术。别说直窥,就是陪少主读书多年的我,也对天启之书一窍不通啊。”
文命看着大龟,心里想:“这是天启之书吗?不对呀,它只是天启之图。”
就对直窥说:“这不是天启之书,我们还是把大龟放回洛水吧。”
围观者看到直窥将大龟放回水中,大龟很快就潜入水底不见了。大家觉得很扫兴,刚才想砸死大龟的三个人,也跟大家一样,慢慢散开离去。
姒文命一行人又沿着堤岸慢慢行走。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,太阳偏西了,直窥忽然惊叫起来:“大龟跟着我们,爬上岸了。”
姒文命看到大龟驮着一块玉板,心里一动,急忙将玉板搬下来。远处一位老者看到姒文命搬下玉板,微微一笑,转身走了。也许他就是玉板的主人?
姒文命看到玉板上有字。就小声念出来:“初一曰顺用五行,次二曰敬用五事,次三曰农用八政,次四曰协用五纪,次五曰建用皇极,次六曰义用三德,次七曰明用稽疑,次八曰念用庶征,次九曰向用五福,威用六极。”
横革问:“什么意思?可以解释给我们听听吗?”
姒文命刚要解释给横革他们听,忽然看到两个持刀的玄衣人飞奔过来,伸手就要擒拿他。横革大喊:“住手!何方强盗?青天白日,竟敢抓人。”
一位玄衣人说:“我们奉命擒拿罪犯,谁敢阻挡,格杀勿论!”
横革大怒,喝道:“瞎了你们的狗眼!他是我家少主姒文命,不是罪犯。”
另一个玄衣人说:“抓的就是姒文命!”
说着,玄衣人就将手中麻绳朝横革眼前一晃,准备捆人。横革、童利、真窥三人一起扬起手中武器,嚷道:“要抓人,先问问我们手中的家伙同意不同意。”
玄衣人打量眼前三位天神一般的大汉,一位红脸膛,手持船桨;一位黑脸盘,手持木棍;一位连鬓黄胡子,手持佩刀。三人都虎虎生威,凛凛生气。玄衣人未打先怯,色厉内荏地喊道:“我们王命在身,你们想造反吗?”
横革说:“回去告诉你们主子,我家公子无辜,请不要逼人太甚!”
玄衣人估计打不过对手,就一边后退一边说:“你们等着。”
两个玄衣人一起转身,飞也似的逃走了。
姒文命蹲下身子,又仔细观看玉板,自言自语叹道:“唉,不愧是天启之书啊。它是洪范大法,不仅对我治水大有启发,它还告诉我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呢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