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山连绵,枫叶如丹。夏禹带着治水队伍,沿着大河逆流而上,陆路坐牛车,水路乘木筏,泥地用木橇,山路穿木屨,千辛万苦,终于来到当时以为是大河源头的积石山下。
积石山,就在当今的甘肃积石山县。
大家看到积石山上的石头在阳光下闪烁发光,不断变幻着多种多样的颜色,变幻着深浅不一的异彩;积石山谷两边的山崖又是一片红彤彤。大河之水从小小峡口的积石中潺潺流出,许多人都惊叫起来:“天哪,大河之水竟然是从石头缝里渗出来的,太不可思议了!”
这时,有人一边唱着歌,一边走过来:
女娲补天
五彩遗珠
堆积成山
填塞峡谷
磊磊彩石
河水蹦出
……
“竖亥回来了!”伯益惊喜地说。
“竖亥回来了!”大家跟着大喊起来。
阿其望着越走越近的竖亥,看到他身材不高,有点偏瘦,却精神抖擞,健步如飞,不由地暗暗称奇:“这人就是从极北步量到极南的飞毛腿竖亥吗?真是真人不露相啊!太了不起了。”
竖亥走到夏禹跟前,说:“大哥,你们怎么才到呀?我等你们好几天了。昨天太章也到了。”
夏禹说:“我们去丹水打了个胜仗,耽误了几天时间。哦,太章也到了?太好了!他人在哪里?”
竖亥说:“太章脚受伤了,在我家里养伤。两队的测绘人员,也累得不行,都在我家休息。”
夏禹问:“太章的脚伤,无大碍吧?我们现在就去看他。”
竖亥说:“好,大家都跟我走吧!”
伯益问:“我们的住宿,安排好了吗?”
竖亥说:“放心,早就安排好了。”
大家跟着竖亥来到高坡上,看到竖亥他们已经搭了一排排的窝棚,心里都在想:“苦日子就这样开始了。”
伯夷命人支锅做饭,煮起杂粮粥,野菜糊,因为干粮吃光了,大家又累又饿。
阿其问夏禹:“竖亥是这里人呀?”
夏禹说:“是啊,他是羌人,特别善走。”
顿了顿,夏禹又说:“我的先祖是黄帝的长子昌意,传到我父亲,是帝颛顼的五世孙。”
阿其问:“那你怎么说家乡是阳翟呢?”
夏禹说:“听说我是在西川出生的,阳翟算是我的新家乡吧。先人一直在迁徙,我也说不清哪里才算我真正的故乡。哎,哪里住久了,那里就是故乡。”
阿其好奇地问:“你出生在西川?娘告诉你的?”
夏禹说:“是啊,娘说她怀我一年又两个月,我出生在北川石纽村。”
阿其说:“也许是你出生以后,父母才搬到崇山脚下的阳翟吧?”
夏禹说:“应该是这样吧,当年父亲治水有功,被封为崇伯。唉,成也治水,败也治水。这就是先父的人生。”
阿其没听出夏禹话中的感慨,又追问道:“听说尧帝和摄政也是黄帝的后代呢,是真的吗?”
夏禹说:“当然是真的。尧帝的先祖是黄帝的次子青阳。摄政姚重华的先祖跟我的先祖同是昌意。只是摄政的祖上穷蝉跟我的祖上老童是兄弟。”
这时太章他们刚睡醒,全都从窝棚里出来见夏禹。阿其就不敢再问下去了。
太章他们见到夏禹,十分兴奋,太章还跟夏禹拥抱在一起,说:“能够活着回来见到你,真是太幸运了。”
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说:“这次出去太久了,遇到的危险太多了。好几次死里逃生。两年了,确实,很庆幸能活着回来。”
夏禹说:“大家辛苦了。先去吃饭吧。等吃饱饭,我再跟大家探讨有关测绘大地的几个问题。”
又蹲下去看太章的脚,问道:“你的脚伤好了吗?”
太章连忙将夏禹扶起来,说:“早就好了,没什么好看。娘好吗?”
夏禹回答:“娘很好。等你脚伤好了,就回阳翟去,陪陪咱娘,你也可以休息一阵子。”
太章说:“好,我回去跟咱娘在一起住几天。太久没见到她老人家了。”
太章是夏禹的同年兄。也许步量天下太累了,回阳翟不久,就病逝了。
这时竖亥听说要先吃饭,就说:“别等吃饭了。吃饱饭,更犯困,想睡觉呢。大家把有关的资料都交给伯益,我汇总向大哥说说情况吧。”
夏禹说:“伯益,你跟他们去收集资料吧,我想听听竖亥和太章的汇报。”
太章说:“我先说吧。我们从最东方的海边,步量到最西方的流沙,一共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。”
夏禹说:“哦,那东西相距大概有二万八千里。”
太章说:“嗯,我们算起来,也是这个大概里数。”
竖亥说:“我们从最北方的北海,步量到最南方的海边,一共有二亿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。算起来,南北相距大概有二万六千里。”
夏禹沉思道:“难怪先人说,天是圆的,地是方的。一点也没错啊。”
这时,伯益过来说:“我粗粗看了太章和竖亥他们测绘的资料,最有价值的除了神州地倾东南,可以分成三级阶梯之外,还知道大洪水致使低洼之处全部变成沼泽和湖泊,最大的湖泊一共有九个。我们就按照三级阶梯治水吗?”
大禹说:“不,按照四重治水,由北而南。我们可以用河流划分。大河、渭水以北为第一重,大河、渭水以南为第二重,淮水、汉水以南为第三重,大江以南为第四重。”
伯益说:“大江中游地区还被三苗之国霸占着。治江比治河更困难啊。”
夏禹说:“三苗之国的问题,迟早要解决。最终非要把它灭了不可。不过,现在我们只能把疏通大河作为治水的第一步。”
太章和竖亥齐声说:“这样考虑太对了。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的名山,一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。这几天我们核算了一下,大河大江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,流经之地也是八千里。王畿之地在大河流经区域,只要把大河的河道疏通成功,王畿水患基本上就可以解除了。”
夏禹说:“可是疏通大河,也是难中之难啊。我们今天需要通盘考虑。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,将治水大计预先谋划好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