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莺躲在一棵大树后,看到姜骚指挥亲信们,将府库里的粮食都转移到寝宫的地下室里,那里能裝几十万斤粮食呢。知道姜骚只为自己留后路,莺莺记住藏粮之处,没有久呆,依靠树林的掩护,很快就偷偷离开,跟着逃难人流,出城去了。
再说虞律接受禹帝密旨,重新潜回三苗之国,收集各种情报。当他看到三苗王姜骚暴虐无道,苗民们怨声载道,看到日全食、大地震带给苗民们的震撼与恐慌,看到大暴雨大冰雹让苗民的五谷绝收,他感觉禹帝所说的大好机会已经来到了。
虞律走过没有国界的树林,又找到渡口,通过曲折水路,坐船回到阳城,向禹帝报告三苗之国的真实情况。
由于连年丰收,贡道畅通,禹帝厉兵秣马,囤积粮草,已经有了充分的物资准备。听了虞律的报告以后,知道与三苗之国的决战时刻真正来到了。
禹帝带领群臣,来到帝颛顼高阳氏的宗庙内,请示上天和祖先的旨意。
禹帝亲自拿着龟腹壳,对着先祖灵牌,口中念念有词。行过大礼之后,就将龟腹壳放进红红的炭火中。龟腹壳在炭火中响过一阵哔哔剥剥声音之后,禹帝用铜箸夹出龟腹壳,依据上面裂纹,对照自己所祷告的心愿,便向全体大臣庄严宣布:“上天赐朕玉符,命朕征伐三苗之国,替天行道,歼灭无道姜骚。”
禹帝从灵牌前取了玄色玉符,双手高举过头,大声说:“昊昊皇天,烈烈祖先,后继君主夏禹接受神谕,亲征三苗之国,定当不辱使命!”
群臣齐齐下跪,山呼万岁:“禹帝万岁!替天行道,歼灭三苗!”
那时政教合一,太庙就是朝堂。大家马上分头工作,很快就将精锐军队调集完毕,粮草辎重也按照要求集中先行,满载粮草的船只从颖水上游出发,顺水而下,转至淮水,直达江淮地区。禹帝在帝舜宗庙之前当众誓师,对全体将帅宣讲——
人才济济的将士们!你们都靠前过来,听朕发表演说。
并非朕敢于胡乱兴师动众,开启战端,而是因为三苗之国的国君暴虐无道,苗民愚不可及,竟敢跟上天作对,上天决意惩罚三苗之国。
现在,上天命令朕替天行道,率领煌煌九州各大方国组成的正义之师,威武之师,光明正大地出征南方,讨伐三苗各部拼凑的乌合之众。
勇士们,出发吧!勇敢前进吧,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!
禹帝率领虎贲雄师,雄赳赳,气昂昂,浩浩荡荡出发了。他还让夏启跟着横革,奔赴战场,参加决战。圣姑女扮男装,坐在禹帝的木筏中,跟着南下。
虽然这次禹帝的南征队伍照样兵出幕阜山,但是情况跟帝舜的南征完全不同。禹帝不想深入苍梧山腹地,而是在未到苍梧山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势,与三苗之国的乌合之众展开大决战。
就在这场决定三苗之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大战中,风云突变。双方将士都惊讶地看到,天空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,狂风挟裹着豪雨,在惊雷隆隆声中,有如密密利箭,从天而降,浇得将士们晕头转向。忽然一声霹雳,震天炸响,有如一把长空利剑,劈向三苗王姜骚。三苗王姜骚的衣服头发全被烧焦,浑身发黑,扑倒在地上。
可是三苗之国的乌合之众看到的,却是一位人面鸟身的神人,从天而降,挥起长剑,劈死他们的三苗王姜骚。
有人惊叫起来:“春神句芒!是春神句芒劈死了我们的大王!”
句芒是东夷人所崇拜的春神。三苗之中崇拜太阳神鸟凤凰的一苗就是东夷人啊!他们的春神,竟然劈死他们的三苗王!
这一神秘怪异的突发事件,让三苗之国的全体将士大惊失色,震撼恐怖,乱成一团,精神彻底崩溃,失去了大半的战斗力。
禹帝看到天赐良机,挥动手中宝剑,大声喊道:“天灭三苗,不可违命。冲上前去,全歼敌军!”
将士们齐声呐喊:“冲啊,杀呀,杀尽三苗军!为先帝报仇!”
大家争先恐后,蜂拥而上;如狼似虎,将精神崩溃,已无还击之力的三苗兵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漂橹。
杀声震天,鲜血飞溅,战场的杀气腾腾,让大地为之震颤,让草木为之变色。
风歇了,雨停了,电不闪,雷不鸣,阳光明亮。横流的血水映红了半边天,天边出现两头接地的大彩虹。禹帝的将士们大获全胜,异常兴奋,跳跃着,欢呼着:“我军大捷!禹帝威武!我军大捷!禹帝威武!”
弃械投降的三苗兵不少,他们都垂头丧气,双手抱头,蹲在地上。
禹帝走到三苗王姜骚的尸体跟前,蹲下来仔细观看。看到姜骚的尸体发黑,脸部青黑肿胀,五官扭曲变形,十分狰狞可怕。禹帝对横革说:“这是上天对姜骚暴虐无道的惩罚。死得实在太难看了。快去拿张苎布盖上。要尽快深埋。”
横革说:“好,我会马上叫人处理姜骚的尸体。君上还是回营帐休息吧!”
禹帝站起来,对走过来的虞律说:“你跟我去苍梧山,让横革负责打扫战场。三苗兵的尸体就地埋葬,要深埋。哦,对了,要留心有些苗兵诈死,跳起来杀人,让人防不胜防。对那些诈死杀人的苗兵,不能留作后患,一律格杀勿论!”
横革回答:“是,对诈死的苗兵绝不能手软。我军牺牲将士要如何埋葬?”
禹帝说:“这次牺牲的将士很少。我要去祭祀帝舜,就用牛车把他们载到苍梧山三片石的南坡,陪葬在帝舜墓旁吧。帝舜有英灵们陪伴,就不会寂寞。”
虞律说:“这里到苍梧山三片石的南坡,还要走很长的路。而且地形复杂,没有大路,牛车根本走不了。牺牲将士的尸体有必要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吗?”
禹帝说:“说的也是。按国家规定,先帝们仙逝,都就地薄葬。何况是牺牲在战场的将士们呢。把他们就地安葬吧。横革,去找一处高地,让坟墓朝向北方。”
禹帝让虞律陪同,率领部分亲信,到苍梧山三片石的南坡祭祀帝舜,向先帝报告全歼三苗主力的喜讯,以告慰将热血抛洒在遥远南方的英灵。
虞律对这一带的地形太熟悉了,他穿山谷,抄近路,很快就将禹帝领到苍梧山三片石山峰下面的南坡。虞律望着这片曾经激战过的山地,不禁流下两行热泪。禹帝看到了,问道:“先帝牺牲在这里吗?”
虞律摇头:“不是,在那边峡谷里。当时我们差点就突围成功了。”
看到虞律用手指向远处的峡谷,禹帝说:“走,先去峡谷那里看看。”
虞律带领禹帝走下峡谷,看到峡谷里依然堆满了鹅卵石,只是不见当年遍布谷底的战士尸体。看到峡谷里的流水清澈见底,依然潺潺流淌,只是不见当年被烈士鲜血染红的血水。虞律含着热泪,指着谷底一个地方,说:“先帝就是在这里自刎的。我没能救出他,我的心至今还在发痛。”
禹帝看到那里的鹅卵石早已被溪水冲洗得光滑洁净,丝毫看不到当年血迹斑斑的痕迹。心里想:“人的生命何尝不是这样啊,都是经不起时间冲洗的。任何丰功伟绩也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湮灭无痕。可是人过留名,鸟过留声,又是什么道理呢?帝尧帝舜都化为尘土了,可是天下万民何尝忘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呢?生民口口相传,说不定还会流传千年万载呢。我在万民口碑之中还是不错的。余生无多,若想流芳百世,还需要继续为万民做出新贡献啊。”
想到这里,禹帝抬起头,对虞律说:“走,我们去祭祀先帝吧!”
说着,禹帝就跟着虞律,又走回帝舜的祭台。摆上祭品,开始祭拜舜帝英灵。
禹帝带着高奏凯歌的军队,押着长长的俘虏队伍,到达三苗之国的都城。没有人抵抗,但也没有人欢迎,偌大都城已经毁于大地震,到处是残垣断壁,到处是荒草藤蔓。没看到鸡飞,没听到狗吠,更没看到袅袅炊烟。都城早已成为寂寂空城。
禹帝来到三苗王的宗庙前,看到大地震后重新盖起的庙殿是那么巍峨壮观,那么庄严肃穆,心里想:“连姜骚的寝宫都没有重盖成功,苗民们却主动翻盖起如此宏敞的宗庙。可见无论姜骚如何倒行逆施,惨无人道,苗民们的内心,依然崇仰他们的三苗先祖,崇仰他们的三苗之王。这对将来教化苗民,归化苗民很不利啊。”
就在这时,禹帝忽然听到宗庙内传来苍凉歌声——
辽远水乡啊
苗人故乡啊
魔鬼出现啊
苗众难安啦
苗家受难啊
迁离水乡啦
禹帝吃了一惊:“苗民竟然把我们称作魔鬼。在他们的心中,记住的是祖先历史,怀念的是先人故土。不行,他们的宗庙必须捣毁,他们的记忆必须消灭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