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狄愣住了。想了想,说:“那好吧,我要亲自押送这些杂粮去江淮。”
禹帝说:“好,我马上派牛车来装载,运到颖水渡口装上木筏。明天你参加押运,顺水而下,转入淮水,过两天就可以见到你的勾龙哥哥了。”
仪狄满心欢喜,决定天亮就去打开储存杂粮的仓廪,心甘情愿地将所有贮存杂粮都运去赈灾。兴奋一夜,不再抚琴,仪狄天一亮就忙着开仓,指挥奴工,将酒庄里所有的杂粮都运到渡口,然后自己赶到颖水渡口,坐上装着杂粮的木筏。
木筏正要启碇,却看到伯益夫人姚玉亲自赶到渡口,命人将仪狄拉回岸上。仪狄大声叫喊:“为什么拉我?我要押送赈灾粮食去江淮。”
姚玉看到仪狄不肯回岸,就对随行的两个彪形大汉说:“去将帝女弄回来。”
那两个壮汉果然跳上木筏,一个抓住双臂,一个抓住双脚,硬生生将一直在挣扎的仪狄抬上岸。姚玉低声说:“将她的双手和双脚绑起来。放到我的牛车上。”
姚玉转头对那些运载粮食的征夫说:“把木筏快点驶走。”
押粮官员看到司空夫人这样说,不知就里,也跟征夫们说:“启碇,扬帆!”
仪狄的双手双脚都被绑住了,看到运载杂粮的木筏启碇开动了,不禁哭喊着:“为什么不让我去?为什么不让我去?”
又对姚玉说:“大嫂,你是什么意思?我去看勾龙碍你什么事了?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为难我呀?你这次不让我去看勾龙,我会恨你一辈子。”
姚玉说:“不用说太多,我都是为了你好。你要恨我,就让你恨吧!”
说完,示意那两个壮汉,赶快将仪狄抬上牛车。仪狄再怎么挣扎都没用。
自从姜骚弑兄篡位,当上三苗王以后,由于反对他的人太多,他只好采取暴政,执行蚩尤发明的残酷五刑,镇压反对派和抗赋苗民。看看姜骚是怎么用残酷的五刑执政的吧——
一位王叔反对加赋,被判黥刑,就是在脸上刺字涂墨;一家农户欠交贡赋,被判劓刑,就是割掉鼻子;一位农夫抗拒加赋,被判刖刑,就是砍去双脚;一位王兄与宫女私通,被判宫刑,就是阉割;一位王弟被控谋反,被判大辟,就是砍头。姜骚每次断案,都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好恶判刑。如果疑犯不服,他就命人拖出一群肢体不全的所谓模范人出来。那些模范人有的失去双眼,有的失去鼻子,有的失去双脚,在地上爬行,惨不忍睹;哀嚎之声,不堪卒。疑犯见了,胆战心惊,哪里还敢不服呢?
日子久了,三苗之国的国都随处可见脸上被刺字的人,被割掉鼻子的人,被砍掉双脚的人,受过宫刑不男不女的人。但凡受过肉刑,都变成官奴,被强迫服役,失去人身自由。而被砍下头颅挂在城头示众的事情,天天都在发生。莺莺对姜骚的暴政实在看不下去了。
那天看到姜骚又下令将三位造反的酋长枭首示众,就劝他说:“你不能再这样做下去了。砍去头颅,是不会再长出来的;砍掉双脚,是不能接回去的;受了宫刑,是不会再有后代的。如果苗人一天天减少,你还当什么三苗王呢?”
姜骚哈哈大笑,说:“三苗人就像河里的鹅卵石那么多,又像苍蝇那样会生殖,怕没别的东西,还怕没有三苗人吗?你放心,三苗人是杀不完的,就像山上的草木,是永远割不完的。”
莺莺说:“就算三苗人杀不完,你就不怕冤死鬼的亲属找你报仇吗?”
姜骚说:“我已下令除了王宫护卫,谁也不许带刀带剑进宫,哪怕王族都不许,谁杀得了我呢?”
莺莺觉得无法说动姜骚了,自言自语道:“难道没人能够教训你吗?我只担心三苗人跟着你一起倒霉。”
姜骚狂笑起来,说:“虞舜御驾亲征,都被三苗人打败,死在苍梧山。还有谁能撼动三苗之国呢?三苗之国就像苍梧山一样,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;就像大江一样,永远源远流长。”
莺莺说:“听说大禹如今做了天下共主,九州大地已无水患,连年丰收,生民安享太平。你就不怕他前来为帝舜复仇吗?到那时,对你敢怒不敢言的苗民谁还愿意为你卖命呀?”
姜骚狂妄地说:“我已经杀死暴君姜毕,为虞舜复仇雪耻了。夏禹如果敢来侵犯三苗之国,就是恩将仇报。更何况,我也不怕他。三苗之国北有幕阜山,南有文山,东有彭蠡泽,西有云梦泽,地形险峻,易守难攻。大禹胆敢来犯,只会像虞舜那样,有来无回,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莺莺叹息说:“看起来,只有上天能够教训你了。”
姜骚说:“上天是谁?我的先祖呀。上天只会保佑我。”
莺莺无话可说,只能暗自叹息,为三苗人祈祷。
但是,莺莺的话真的应验了。那一天,三苗国发生日全食。
刚刚过午,光芒四射的太阳忽然黯淡下来,黄昏来临了,黑暗笼罩整个三苗之国。三苗人以为入夜了;不久,天色又开始转亮,太阳又出现在天空,重新发出万丈光芒,三苗人以为天亮了。后来太阳慢慢西斜了,最后落下西山,黑夜降临了。
三苗人惊恐万分,有的说:“妖怪变成太阳了,太阳在黑夜里出现了。”
有的说:“太阳被妖怪吃掉了,白天变成黑夜了。”
三苗人是崇拜太阳神的,既然妖怪变成太阳,在黑夜出现,那么太阳神的化身三苗王,是不是也是妖怪变的?他们开始怀疑三苗王了。
有人说:“大王怎么变得没人性?这样残害自己子民。难道他是妖怪变的?”
有人说:“妖怪祸乱我们三苗国了,把我们苗民当做点心吃掉了。”
三苗人开始对三苗王失去信任,他的暴政就被理解为妖怪作祟了。
不久,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大暴雨,把庄稼全部泡死,导致那年秋天颗粒无收。
有一天,一条黄龙出现在三苗之国的宗庙里,那扬子鳄从江里爬上岸,盘踞在灵台上不走了。那可是不祥之兆啊。
三苗之国的部族很多,组成结构又多又杂,有来自炎帝残部的部族,有来自蚩尤残部的部族,有来自九黎残部的部族,有来自蛮苗残部的部族,有来自羌戎残部的部族……但是没有崇拜神龙的部族。如今黄龙盘踞在宗庙里,难道三苗人都要朝拜龙族啦?以公牛为崇拜神物的部族,以凤凰为崇拜神物的部族,以修蛇为崇拜神物的部族,以白虎为崇拜神物的部族,难道都将灭亡吗?
负责管理宗庙的王叔姜奇进宫禀报大王:“大王啊,我们的宗庙出现黄龙了。这是亡国之兆啊。大王赶快开仓赈灾吧!”
三苗王姜骚说:“不要危言悚听,散布谣言。”
王叔姜奇说:“黄龙是夏后氏的崇拜神物,黄龙出现在我们的宗庙灵台之上,谕示夏禹要来毁灭我们的三苗之国,怎么是我散布谣言呢?大王施行酷刑,导致天怨人怒。今年暴雨成灾,颗粒无收。如今哀鸿遍野,还不赶快开仓赈灾,收拾人心,难道要坐等灾民造反,夏禹入侵吗?”
姜骚大怒,斥责道:“王叔,不要倚老卖老,妄议朝政!如果不是看你年老体衰,又是王族,你的首级早就应该挂在城墙上示众了。”
姜奇知道忠谏无用,默默走出王宫,仰头望天,悲愤呼号:“天不佑三苗,天要灭三苗啊!”
守卫王宫的武士走到姜奇跟前,说:“你想找死吗?赶快回宗庙拜拜祖宗吧!求祖宗保佑你不会横死。”
姜奇没有去宗庙,而是去找暗中反对姜骚的王弟姜迪。来到姜迪府中,看到姜迪正在指挥家奴搬运粮食。姜奇问道:“王弟,你要去赈灾吗?”
姜迪说:“王叔,你是管理宗庙的,难道不知道黄龙盘踞在宗庙的灵台之上吗?三苗之国就要灭亡了,赈灾有用吗?我才不想白白浪费那么多粮食呢。”
姜奇问:“那你搬运粮食做什么?”
姜迪走近姜奇,附耳低语道:“王叔,我不想跟王兄较劲了,估计他命不长了。我还是早早做好准备,让一家人逃离都城比较要紧。这些粮食要运到防风国去。将来我一家人好去那里避难。王叔没有妻小,你现在就可以去防风国呀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