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启听到这些话,斗胆说道:“可是好多人都说伯益一向都是你的助手,从没独当一面,以后做不好天下共主的。他们都说,还不如让我做摄政,在你的调教下,我将来一定比伯益更强。更何况,伯益老了,年纪没比你小几岁……”
禹帝打断儿子的话,严肃地说:“启儿啊,你还年轻,不懂世事。因为你是朕的儿子,所以现在有许多人支持你。一旦朕驾崩归天,你一定会少掉许多支持者,说不定还会有人为了讨好伯益,而设法陷害你。你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啊。”
夏启低下头,嘟哝道:“我只是转述别人的评论而已。君父也应该知道大臣们怎么想嘛。我知道,你不让我当摄政,一定有你的理由。我不会那么不懂事啦。”
禹帝听到夏启能有这样的思考,心中宽慰许多,说:“你能这样想,我就放心了。将来万一发生什么大事,可以找横革、伯夷那班老臣。他们一定会帮你的。”
夏启想不到父亲竟然会跟他说到遥远的未来,有点吃惊,说:“我知道了。”
禹帝说:“那好,启儿去看你娘吧,璇玑公主留下,我有话要单独跟她说。”
夏启走了,禹帝望着儿子年轻的背影,不由得陷入沉思,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担忧。璇玑公主看到禹帝陷入沉思,只好轻声问道:“君父不是有话要跟我说吗?”
禹帝惊醒过来,说:“是的,朕要去南巡,少则一年,多则三年。启儿要跟朕一起去南方历练一阵子。朕要说的,是有关朕的身后事,朕要预先托付给你。”
璇玑公主大为震惊,惴惴问道:“君父春秋正盛,怎么突然说这种话呢?”
禹帝连忙安慰脸色有点发白的璇玑,说:“不必惊慌。世事难料,生命无常。有些事早些交代清楚会比较好。第一件事,将来万一启儿遇到危险,你可以找涂伯福、彭伯寿和女禧商量。如果还不能解决,可以让伯福或者伯寿去找横革,他手上有兵权,大事就由他去摆平。如果到时横革失去兵权,伯福和伯寿也失去兵权,那你就要回娘家,找有仍伯帮忙。你的父亲最可靠,而且他也有能力帮助你们。”
璇玑公主心里愈加吃惊,但还是点点头,说:“好,君父放心,我记住了。”
禹帝又说:“第二件事,将来如果家里需要帮手,或者启儿需要有人贴身保护,可以让启儿将芙拉娜和女禧收房,让她们做偏房。她们都有武艺,而且愿意真心保护启儿。璇玑啊,既然你愿意嫁给启儿,就必须宽容大度,做好正室夫人。”
璇玑公主沉默片刻,又点头说:“行,只要阿启喜欢就行。她们两人很可靠,都很爱阿启,我早就知道。君父可以放心,我不是那种气量狭小的妒妇。”
禹帝欣慰地说:“你是个聪明晓理的女子,朕很庆幸,启儿能娶到你。”
璇玑公主脸红起来,只能说:“谢谢君父夸奖,我不会让君父失望的。”
禹帝说:“第三件事,最为重要。启儿和罕儿都有封地。将来伯益继位后,按惯例会把世室作为朕的太庙,由启儿负责祭祀。你们要尽快回自己的封国。你和启儿已经成人,要负起照顾母妃的责任。罕儿还小,就让圣姑陪罕儿去他的封国。”
璇玑公主感觉禹帝好像在交代后事,心中感到十分凄伤,勉强挤出一点微笑,说:“君父放心,君父的嘱托,我都记下来了,一定不会违背君父的心愿。”
女攸走进来,看到璇玑脸色凝重,就说:“吃饭吧。有什么话,饭后再说。”
禹帝说:“吃饭是小事,不必着急。你来得正好,我有些话要交代你。”
璇玑公主知道禹帝要跟母妃谈要紧事,连忙说:“君父,那我先走了。”
禹帝对璇玑公主说:“好,你先去吃饭,顺便叫圣姑过来,我有话跟她说。”
女攸看到璇玑公主走出去,急忙问禹帝:“你这次去南巡,要去涂山吧?能不能顺便带我回一次母家?娘老了,怎么可以不去见她?见她一次少一次啊。”
禹帝说:“是应该去看她。不过,这次要去很久,你怎样打算,由你决定。”
女攸不满地说:“你怎么可以这样说?这种事必须由你决定才对呀。”
禹帝说:“朕要去许多地方巡视,还要召集万邦诸侯大会计。恐怕一年都难以完成。你如果要跟我一起去看母亲,需要自己先回都城。所以需要你自己决定。”
女攸“哦”了一声,沉吟片刻,说:“我们一起坐船从颖水顺流而下,再转淮水,到达涂山,看过母亲,你就可以自己去六镇了。我在涂山住几天,等你从六镇回到涂山,再派人送我回都城,你便可以继续南巡,做你的大事。这样可好?”
禹帝点头说:“这次你的计划不错。母亲老了,身体有病,我担心以后很难再有机会跟你相聚了。你这次确实应该去看看她。不过,你不能在涂山住太久。”
女攸说:“我知道,你担心都城这边,没人主持。圣姑和小娥还在都城呀。”
禹帝说:“都城家里当然需要有人留守,我让小娥先留在家里照顾罕儿,等你回都城后,才让她南下看勾龙;圣姑需要陪我南巡,她不会跟你一起回都城。”
女攸说:“嗯,都城家里可以暂时交给小娥。我不会要求圣姑陪我回都城。南巡需要那么久时间,你身边应该有人陪伴。有圣姑在你身边服侍,我就放心了。”
正说着,圣姑走进来了。女攸没等禹帝开口,就抢先对圣姑说:“圣姑,我跟君上商量好了。我们三人一起南下去涂山,我到涂山看望母亲,小住几天就回都城;你留在君上身旁,陪他去各地巡视。君上就交给你了,你可要小心服侍。”
圣姑默默地听着女攸发号施令,温顺地回答:“诺,我听从你们的安排。”
女攸还要进一步对圣姑训话,看到小娥走进来说:“大家都去吃饭吧。”
禹帝说:“小娥,你来得正好。我过几天要去南巡,你要留在家中,照顾好罕儿。等元妃看望母亲回来后,你才过来找我们。启儿要跟我去南方历练一阵子,璇玑公主那里,你要多加关心。将来如果万一发生连横革都不能摆平的大事,你就去请并封部族的人过来帮忙,我也交代璇玑公主了,到时也让有仍伯过来帮忙。”
小娥吃了一惊,脸色顿时变得苍白,说:“不会发生吧?除非有人造反。”
禹帝说:“不必惊惧,只是有备无患嘛。世事无常,有些事是无法预测的。”
小娥不再瞪着惊恐不安的眼睛,脸色也不再苍白,点头说:“我记住了。”
女攸说:“小娥,我要去涂山看望母亲,几天就回来。圣姑要陪君上去南巡,那可要三年两载。你先留在都城看家,等我从涂山回来,你再南下追随君上吧。”
小娥感觉女攸有点不高兴,连忙说:“好的,等元妃看母亲回来,我再去看勾龙。上次因为仪狄突然翻脸,勾龙很伤心,失望而去。我担心他经受不起打击。”
禹帝想不到小娥心里一直惦记着勾龙,就安慰她说:“放心吧,勾龙是个懂事的孩子,他已经长大了,不会被这种事击倒。你在家倒是要注意关照小罕儿。”
小娥说:“君上放心,阿罕还小,我自然会格外关心。我也会关心阿启的。”
禹帝说:“启儿也要跟朕去南巡。朕还打算让他去勾龙那里历练一阵子呢。”
小娥十分高兴,说:“那太好了!勾龙看到阿启,一定会很开心。”
禹帝南下到了大彭国,先将夏启送到勾龙治水营地那里,让他体验平治水土的艰辛。自己带着女攸和圣姑,继续顺水而下,一起去涂山看望女攸的母亲女孃。
女孃听说女儿女婿都涂山,十分高兴。不顾年迈,颤巍巍到大门外迎接他们。不料女孃看到圣姑,竟然哭起来。说:“阿娇,是你吗?娘想你想得好苦啊。”
女攸大吃一惊,连忙迎上去说:“她是圣姑,不是姐姐。娘,你眼花了。”
可是女孃不理女攸,而是直接拉过圣姑的手,捧起圣姑的左手,轻轻抚摸着,翻来覆去观看着,看了半天,说:“我没有眼花,我没有看错,你就是阿娇啊!”
禹帝吃了一惊,感到十分意外,连忙问道:“你凭什么断定她是阿娇呢?”
女孃将圣姑的左手贴在自己的脸上,喃喃说道:“阿娇的手上有记号啊。”
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 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