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第一章 身世之谜
首页
更新于 21-08-04 21:53:01
      A+ A-
目录 到封面 下载

我叫陈弘一,1984年生人,这就是我对自己生命本源的全部认知。我不知道父母是谁,只知道我是爷爷捡来的,从我记事起,在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爷爷。爷爷叫陈道源,是个道士,我的名字取自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

爷爷是个干瘦的老头,个子不高,花白的头发,常年穿一身已经洗掉色的粗布衣裳,手里还拿个旱烟袋,时不时地抽两口,天气好的时候,他还爱蹲在墙根晒太阳。这种形象,与农村的普通老头一般无二,和仙风道骨的道士形象相去甚远。如果非要说与众不同,只是身体特别硬朗。

在东北人的印象里,道士和给人看风水阴阳先生差不多。这其实是一个误区,所谓道士,从狭义上来说是道教徒的统称,从广义来看,凡是修道之人皆可称为道士。

道教起源于东汉,完善于南北朝,兴于唐宋,清朝以来渐趋没落。不过,因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,并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,因此普遍意义上认为道教起源于黄帝时期。

我们这一脉源自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,也被称为谋圣的鬼谷子。鬼谷子曾受道于道祖老子,后又在鬼谷洞得天书后得道飞升,成为三十六洞真仙之一,尊号玄都大法师。

关于玄都大法师,可追溯到上古封神之战时期。虽说他从始至终几乎没有出过手,但并不代表他修为不行。相反,人教虽弟子稀少,但修为极高。据说,玄都大法师的修为境界仅次于三位天尊,属于半步混元之境。当时,凭借九曲黄河阵破了阐教十二金仙头顶三花的三霄娘娘,尚且要称其一声“玄都大老爷”。况且,玄都大法师曾两度点化四御之一的玉皇大帝,以及北极四圣之一的真武大帝。仅凭这一点,也足以看出其地位。只不过玄都大法师一贯低调,所以他的仙名几乎不为人知。

我们这一脉虽然传承已久,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是昙花一现,战国之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。而彼时道教还未兴起,因此在道门的派别之中并没有一席之地。所以,我们这一脉的传人,只能称为道家弟子。

我从六岁起便开始跟随爷爷习武。修道之人讲究内外兼修,修炼内家拳法,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过程。用爷爷的话来说,修道之人面对的是妖魔鬼怪,没有一个好的身板儿,怎么和他们斗。就算斗不过,起码抗揍能力强,也有逃跑和保命的机会。

在习武的同时,爷爷开始教我道术。不过,最初的几年我并没有修炼任何术法,每天只是看很多的书。诸如《道德经》、《南华经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太上老君清静经》……那些都是爷爷的藏书,基本都是古书,甚至是孤本,书页都已经泛黄。除此之外,还要背诵《易经》、《烟波钓叟歌》以及各种咒语、口诀等。

在爷爷的熏陶之下,我自小便对古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,这也算是间接成就了之后的人生道路。我读硕士的时候,选的便是先秦文化,而我对道家经典的领悟,连我老师都佩服三分。也正因为如此,在我老师的推荐下,我直接读了博士,省却了考试这个环节。

爷爷是在我上大学那年去世的,除了道术他没给我留下一分钱的遗产。此后的这些年,我就靠着学校的奖学金、助学金,以及在外打工赚的钱维持生计。

爷爷是在夏天去世的,当时我正在南方,等我急匆匆地赶回来的时候,爷爷已经下葬了。

爷爷没有儿女,没有亲人,至少我没听他说起过。对于这样的老人,村里是有优待的。而且爷爷平时在村子里人缘也是极好,所以爷爷的葬礼虽然算不上隆重,但至少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站并没有感觉孤单。

爷爷在去世之前似乎预感到什么,曾给我写过一封长长的信,交代了我很多以后的一些事情,但关于我的身世,他只字未提。

爷爷的死,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我只有他这么一个亲人,随着他的离去,我真正的变成了一个孤儿。

之后的日子里,我继续修习爷爷教我的一切,包括他所留下的那些书,都毫无遗漏地记在了我的脑海里。

虽然我觉得在当今社会,道术就像屠龙术一样,根本没有用武之地,清平世界哪来的妖魔鬼怪啊。但在我看来,这是爷爷留给我唯一的念想,也是唯一能让我觉得爷爷与我同在的一种方式。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,我的修为才得以突飞猛进。

可能是自幼修道的原因,我的性格内敛,无论是武功还是道术,从未在人前展示。而在同学的眼中,我就是一个沉闷、无趣、孤僻的人。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,从小到大我基本没什么朋友,和同学交往的也不多,倒是有大把的时间用在学习上。尤其大学时期,当身边的同学都沉迷在花前月下之时,我则每天出入图书馆,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之中。因为成绩优秀,直接被保送研究生,后来又硕博连读。

博士毕业后,我便回到了东北的一所大学任教。其实当时我是有机会留校的,我的导师非常器重我,也向学校给打了申请,但因为名额和背景关系等原因,最终未能如愿。因为这事,我的导师甚至和校长拍了桌子。

当然,当时我也有别的机会,我的导师也帮我联系了几个大学,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回到东北,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爷爷。自从爷爷去世之后,在南方的这几年,我觉得自己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浮萍,一直漂泊着,不知道自己的归属在哪里。或许只有在东北,只有踏上这片土地,我才会觉得离爷爷很近,自己才不会孤独。

工作之后的我,如同上学的时候一样,每天三点一线,生活过得平淡无奇。如果说不是那个人的突然出现,我现在可能还依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,每天只是站在讲台上,告诉学生们什么叫孔孟之道,何谓魏晋风流……

 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,关闭广告之前,请点一次广告。

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#佳%人_小-説。 ,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

目录 到封面 下载